報告摘要

1. 影響企業的前五大風險 – 監管法規風險(22%)、環境氣候變遷(18%)、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16%)、數位網路安全(12%)、屬地主義風險(8%)

2. 地緣政治議題再次引發關注,CEO重新檢視供應鏈與投資策略

3. 迎戰2050淨零排放賽局,掌握ESG揭露趨勢回應資本市場訴求

4. 數位轉型與資安著重企業文化育成,人才策略提升企業競爭力

報告說明

KPMG安侯建業多年來陪伴客戶成長,期許成為客戶最佳夥伴,我們長期關注全球經濟發展及國內各產業市場脈動,透過企業所面臨之關鍵議題調查報告,分享最即時的產業趨勢與觀點。今年KPMG持續與富比士 (Forbes)合作,針對國內企業年營業額超過美金5億元以上的50位CEO進行問卷調查,盼藉由台灣CEO的觀點,更深了解企業領導者的思維與見解。

今年為台灣第七年進行CEO前瞻大調查,回顧歷年報告,從2016年起台灣CEO歷經了營運轉型的關鍵時刻,至2019年「敏捷靈活(Agility)與韌度(Resilience)」則成為CEO經管理上的最大的挑戰。過去兩年因應疫情,企業在營運策略布局上有大幅度的調整,而至2022年,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已逐漸減緩,台灣CEO趨向與全球企業同步,關注焦點為俄烏戰爭的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不穩定、通膨升息、ESG永續經營及地緣政治等議題。雖然仍有許多的擔憂,但各產業CEO已能從容應對所面臨的挑戰並轉化為商業契機,在動盪的世代中,創造成功的企業成長策略。

此外,今年調查報告除了提供CEO對於經營策略各面向的觀點外,再度邀請各業界先進與專家分享在企業經營上第一手的觀察與洞見,透過高階管理者深度的專訪,瞭解其多年經營管理心得與危機因應的經驗,以期帶給台灣各產業更精鍊與多元的見解,與產官學各界一同開創營運新局勢。

在受訪的國內CEO中,產業橫跨資產管理、汽車、銀行、消費與零售、能源、基礎建設、保險、生命科學、製造、科技與電信等11個重點產業;其中較多CEO來自汽車業 (18%)、科技業(14%)與能源(14%)等見。與去年度相比,60% 台灣CEO表示其今年的營收較去年增加,另有20%的CEO表示營收衰退,數據略低於全球(22%)及亞太區(27%)CEO,也顯示台灣CEO仍持審慎樂觀態度。

2022年全球與台灣CEO觀點及趨勢摘要

過去兩年,企業經歷了疫後復甦、供應鏈重組、人才短缺等風險,而今年因應國際間的動盪,企業在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中仍緩步成長。2022年台灣CEO前瞻大調查報告除了闡述國內CEO的營運觀點與所面對的挑戰外,也彙集了全球與亞太區CEO的數據比較,期望從更宏觀的角度分享經營管理者思維並提供予企業先進參考,以下彙整此報告之重點摘要。

1. 影響企業的前五大風險 – 監管法規風險(22%)、環境氣候變遷(18%)、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16%)、數位網路安全(12%)、屬地主義風險(8%)

除了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所帶來的影響,全球各國的監管法規也愈發嚴謹,如ESG永續經營與淨零排碳規範、美國晶片法案、ISO資訊安全認證、國際金融財稅法遵、新興科技的相關法規上等,皆使企業在國內外的營運風險逐漸提高,因此今年度「監管法規風險」(22%)躍升為台灣CEO第一大風險,而全球CEO也視其為第三大風險。

「環境/氣候變遷風險」(18%)為今年度第二大風險,2050淨零碳排的永續社會是全球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的目標,許多大型企業皆已有完善的永續計畫,而雖然台灣企業在投資ESG起步較歐美國家晚,卻成長得快,超過四成(42%)的台灣CEO期望將其所屬企業10%以上的營收投資於ESG計畫。排行第三大風險的則為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16%),顛覆性科技牽動著全球企業的脈動,能成功導入及應用新興科技的企業較易取得市場先機,企業領導者期望能採用關鍵的創新技術以整合其營運平台,包括運用Web 3.0和元宇宙等。

2. 地緣政治議題再次引發關注,CEO重新檢視供應鏈與投資策略

過去幾年中,因中美貿易戰、脫歐等,屬地主義風險不時影響著台灣企業的布局策略,而今年因俄烏戰爭及中美科技大戰等,地緣政治議題再次引發關注,在未來六個月中,為使企業營運布局不受影響,56%台灣CEO表示將調整供應鏈,透過多元管道生產減緩壓力,此外,40%台灣CEO規劃將重新規劃其投資策略,而有40%則希望能轉移海外業務回國內。

多數CEO期望未來將對不同層級的供應商採取更嚴謹的監管措施,以緩減供應鏈危機;而值得關注的是,當利害關係人逐漸重視社會責任時,驅使企業更加關注供應商與合作夥伴是否履行勞工人權平等、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等議題,若企業能確實掌握供應鏈中所有層級的潛在問題,將有助降低風險,增強競爭力。

3. 迎戰2050淨零排放賽局,掌握ESG揭露趨勢回應資本市場訴求

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已是國際對抗氣候變遷的共識,除了減少碳排、多使用再生能源,其中減碳技術也占了重要的一環。全球(22%)、亞太區(24%)及台灣(22%)的CEO一致認為,企業要降低碳排,缺少適當的永續人才或專精技術人員將成最大阻礙。

ESG議題無所不在,在在考驗企業風險管理與承受衝擊的韌性,近八成台灣(76%)CEO期望以行動落實社會正義,近年來,社會創新的概念顯著發酵,企業紛紛尋找已深耕永續議題的社會創新組織合作,綜效串聯多方利害關係人、善用科技與知識經濟的價值、促成多元合作模式,為環境、社會議題帶來解決方案,將更有機會攜手從社會與環境風險中挖掘嶄新商機。

為杜絕漂綠(Greenwashing)風險,企業永續資訊揭露需強化第三方確信,14%台灣CEO表示其所屬企業正面對來自利害關係人對「漂綠」的懷疑,為提升永續報告書的可信度,ESG資訊除經組織內部稽核外,應取得第三方保證確信,以強化資訊揭露的公信力。68%的台灣CEO力求透過外部第三方確信強化ESG資訊品質與可靠性,以達到投資人及利害關係人之期望。此外,企業除力拼EPS外,永續議題蔚為市場投資主流,全球(27%)、台灣(46%)及亞太區(38%) CEO認為,在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中,若未能滿足利害關係人之期望,企業將面臨融資困難,反之,ESG表現良好的公司,在資本市場募資成效較佳。

4. 數位轉型與資安著重企業文化育成,人才策略提升企業競爭力

科技日新月異,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科技應用推陳出新,在數位轉型行之有年後,企業領導者更加重視數位科技與營運策略間的鏈結度;近八成(78%)的台灣CEO表示,所屬企業正積極的建構數位投資藍圖,以確保能夠領先業界,也期望能透過多方整合,貫徹企業全面性數位轉型。此外,全球(71%)、亞太區(54%)及台灣(68%)的CEO認為透過打群體戰、結盟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是持續精進數位化的關鍵。

九成台灣CEO將資安視為潛在的競爭優勢,企業應建立專責資安團隊,依調查報告顯示,84%台灣CEO深知「建立數位網路安全文化」與「建立技術控制」同等重要,而七成以上全球(73%)及亞太區(72%) CEO也認同其重要性,資安團隊需從內部組織文化著手,強化員工風險意識,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資安防護力。

面對數位轉型與數位資訊安全的挑戰,培育AI、大數據、物聯網等人才也成為企業運用新興科技來轉型創新的一大難題,相較於全球(69%)與亞太區(57%),近八成(78%)的台灣CEO認為能否持續並快速有效地推動數位轉型成為爭奪人才與開發客戶的重要關鍵,因此,台灣半數(50%)的CEO願意將資金聚焦於職能培訓,以實現企業轉型目標。

專家在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