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商务旅行和其他重要跨境活动重启(尤其是大湾区内),对在港中资银行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各方预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未来将提速。事实上,自从旅行限制放宽以来,政府已在这方面采取行动,推出了一项新举措,符合条件的港人将可以驾车驶入广东。
除了人员往来恢复外,线上互联互通也有进展。中资银行积极开发面向大湾区十一市(包括澳门)的数字钱包,为开展跨境业务的客户提供支持。大湾区在其他跨境服务方面也有所突破,包括为在内地城市购买房产的香港居民提供抵押贷款。
近期的另一大进展是,香港居民现在可以在内地开立银行账户,无需本人去内地办理,也无需提供内地通讯地址。这项试点计划目前由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客户在大湾区内可以将个人账户与移动支付平台绑定,区内出行将更加便利。
各类互联互通计划持续发力,进一步促进跨境投资。随着边境重新开放,跨境投资需求今年预计将复苏。互换通今年5月启动后,投资者可以在内地和香港开展人民币利率掉期交易和清算。此外,跨境理财通计划不断优化,内地投资者更容易投资南向通产品。
金融行业积极呼吁加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人员和资本流动。随着疫情管控放松,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具有积极意义。
加强大湾区各市之间的联系,是中央和香港政府的重要政策。中资银行可以在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支持香港成为国家金融中心,鼓励香港科技和创新产业发展,推进北部都会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放眼全球,香港中资银行日益谋求海外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各大银行在扩张策略上各显神通:一些银行化身为区域总部,而另一些银行则与当地分行合作。部分中资银行还积极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其他地区,包括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中东和中亚国家。
随着中资银行谋求国际扩张,香港还扮演着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的人才培训中心。
科技发展
虽然中国内地在采用科技方面走在前列(尤其是在客户服务和网上银行领域),但香港中资银行往往被视为因循守旧,服务范围相对较窄。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客户群以在港经营的中资企业为主。
尽管如此,中资银行积极探索本地零售市场。为了改善客户体验,多家中资银行着力打造现代化品牌形象,包括实体网点升级和网站焕新。
吸引更多本地客户(尤其是年轻专业人士),对于中资银行而言确实存在挑战。尽管母行在手机银行服务方面实力雄厚,但在港中资银行不能如法炮制,原因在于香港市场的客户群不同,客户期望也不同。尽管如此,我们预计香港中资银行未来将继续在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发力,以提高市场份额和地位。
中资银行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商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例如,中资银行积极参与金管局2022年启动的商业数据通平台。该平台使用替代数据,提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帮助企业(尤其是面临贷款难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利用替代数据支持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做法在内地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香港中资银行积极利用母行在这方面的经验。
绿色发展机遇
香港政府致力于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可持续金融中心,中央政府也在去年加大力度推广绿色金融。政府积极鼓励绿色技术和绿色能源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将不可或缺。
香港中资银行目前正致力于建立绿色金融框架和产品,包括绿色存款和贷款。银行内部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例如在董事会下设小组委员会,负责根据全球通行标准制定ESG框架。
内地中资银行走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产品创新前沿,并已开始推出丰富的创新型产品,如个人碳账户。在国内母行的支持下,香港子公司可以利用母行的经验和框架,通过以下方式打造竞争优势:
- 利用转型融资帮助高排放行业向低碳业务转型
- 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中国企业提供绿色投融资服务
- 紧跟香港碳交易市场进展,推出创新型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 开发代币化绿色债券
然而,在推出契合香港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方面,中资银行可能面临挑战。
银行和其他企业面临的问题是,“绿色”或“可持续”的定义与涵盖内容存在不确定性。香港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绿色分类法,有望帮助企业形成清晰的预期。香港中资银行在监管合规方面一向谨慎。待绿色分类法颁布后,它们将更从容地加快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人才短缺是影响香港中资银行发展的一大问题,包括ESG和科技领域(金融行业在这些领域普遍面临人才难题)。市场上具备可持续发展专业知识的人才非常稀缺。
金融科技方面,尽管在香港人才难觅,但中资银行设法利用内地(尤其是深圳)的科技人才储备。近期,一些中资银行看中当地人才济济的优势,着力在深圳打造技术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