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AI帶來的龐大商機,讓各產業逐步恢復成長,但國際情勢持續動盪,正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促使全球經濟在機會與挑戰中重塑。

趨勢重點

— CEO 審慎樂觀看未來三年景氣

— 未來三年影響台灣企業的前五大風險 –企業營運風險 (22%)、新興/ 顛覆性科技風險(16%)、地緣政治與政治不確定性風險(14%)、供應鏈風險 (12%)、數位網路安全(10%)、企業聲譽風險(10%)

— 全球AI 技術再進化:人工智慧的價值挖掘

— 因應ESG 浪潮的永續解方

蓄勢待發,破浪前行!台灣CEO如何帶領企業成長?2024 台灣CEO前瞻大調查





AI帶來的龐大商機,讓各產業逐步恢復成長,但國際情勢持續動盪,正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企業領導者如何做出最適決策?



橫跨金融、科技、製造等產業,深度專訪6位台灣CEO的策略布局心法,KPMG安侯建業專家也提供相關建言,期盼協助企業強化其敏捷與韌度,迎戰詭譎多變的市場環境。

Download PDF

2024 台灣CEO前瞻大調查



即刻下載閱讀 PDF (9.58MB) ⤓



報告說明

KPMG 安侯建業長期關注全球經濟局勢及國內各產業脈動,致力成為客戶最佳夥伴,共同創造企業新典範。為提供更全面與多元之市場洞察,KPMG 每年與富比士 (Forbes) 合作,除了訪查全球超過1,300位來自各產業高階管理者外,也特別針對台灣企業年營業額超過美金5 億元以上的50 位CEO 進行問卷調查,依企業當年度的關鍵議題與產業趨勢,剖析比較來自全球與國內當地CEO 不同的觀點,盼藉由企業領導者的思維,深入探討各產業未來展望與經營決策。

今年KPMG 非常榮幸再度邀請國內業界先進與專家,分享前瞻性的觀察與洞見,透過與高階管理者深度的訪談,瞭解其豐富經營管理心得與危機因應的經驗,以期帶給台灣各產業更精闢與多元的見解,與產官學各界一同開創營運新局勢。

台灣第九年進行CEO 前瞻大調查,全球經濟情勢瞬息萬變,2016 年起台灣企業歷經了營運轉型的關鍵時刻,面對創新科技興起、ESG 重要性日漸高升,韌性與遠見成為CEO 永續發展的必要策略。近五年來,因應疫情而加速的的數位化遍及各產業,AI 應用深入企業營運動能,需精準投資新興科技才能站穩競爭市場;此外,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國際間衝突不斷,導致能源、航運、原物料供應鏈等波動不定,CEO 皆需提前規劃風險機制以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

儘管去年迎戰高利率與通膨,高度靈活的思維使企業渡過難關,而2024 年,超過八成(84%) 台灣CEO表示,感受到了維持企業長期繁榮發展的壓力,從營運成本不斷上升、地緣政治升溫、供應鏈布局持續變動,以及新興科技、AI 治理、數位網路安全所帶來的風險等,企業領導者盡全力乘風破浪,以前瞻性思維帶領企業創造新局。

2024 年受訪的台灣CEO,產業橫跨資產管理、汽車、銀行、消費與零售、能源、基礎建設、保險、生命科學、製造、科技與電信等11 個重點產業,其中較多CEO 來自科技(36%)、工業製造(12%)、保險(10%)、汽車(10%) 與銀行(8%) 等產業。高達76% 台灣 CEO 表示2024 年的營收將比前一年增加,較2023 年的數據提升4%,表示多數CEO 仍樂觀看待今年營收潛力,另有18% 的CEO 表示營收衰退,與全球(23%) 及亞太區(17%) 的趨勢相當。

隨著預期營收成長,高達90% 台灣CEO 在未來三年將增加人力,較2023 年(66%) 大幅成長,此調查結果可說明,因應全球諸多變化,缺工已成企業風險,台灣企業深刻體認到人才不足的威脅,因此提升員工價值主張也成為徵才金鑰,企業在人才與勞動力上有更高的需求,以推動業務能量。

2024年全球與台灣CEO觀點及趨勢摘要

2024 台灣CEO前瞻大調查報告除了闡述國內CEO的策略觀點與所面臨的挑戰外,也分析全球與亞太區各國CEO的調查數據比較,期望從宏觀的角度分享經營管理者思維並提供予企業先進參考,以下為報告之重點摘要彙整。

1. CEO 審慎樂觀看未來三年景氣

進入2024 年,通膨壓力放緩且全球貿易逐漸回溫,隨著AI 高速運算等新興科技的需求暢望,國際間各產業持續觀望並逐步移動,依中央銀行《國際經濟金融情勢及展望》分析,未來全球經濟將持續溫和擴張。然而,在國際局勢不穩定下,經濟前景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台灣CEO未來三年「全球景氣發展」信心程度較為保守,僅有62% 看好未來全球經濟成長,雖然略低於全球(72%) 與亞太區(64%)CEO的信心程度,但已較去年提高10%,表示台灣CEO 對於全球經濟發展的信心已緩步提升,但仍審慎以對。

但展望國內經濟前景,84%台灣CEO 對「國家景氣發展」具有信心,略高於全球(78%) 與亞太區(79%),多數企業在面臨動盪的國濟趨勢下,仍樂觀看待國內經濟發展。依主計總處指出,AI 智慧應用的商機挹注下全面帶動國內相關產業供應鏈的出口,再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備貨需求大增,且通膨率逐漸穩定,促使民間投資動能回升,期望國內經濟穩建擴增。

2. 未來三年影響台灣企業的前五大風險 –企業營運風險 (22%)、新興/ 顛覆性科技風險(16%)、地緣政治與政治不確定性風險(14%)、供應鏈風險 (12%)、數位網路安全(10%)、企業聲譽風險(10%)

22%台灣CEO視「企業營運風險」為未來三年第一大風險,與去年相同。企業營運風險涵蓋範圍廣,且因不同產業而異,例如:天然災害、工作安全漏洞、人才缺口、內部詐欺、資訊串接、成本控制等問題皆使企業面臨營運挑戰,而營運風險將除了影響內外部企業運作外,若危機管理機制不完善,則易引發企業品牌風險,如今年調查所顯示,10%台灣CEO 認為企業聲譽風險成為企業拓展版圖上的一大威脅。

16% 台灣CEO 視「新興/ 顛覆性科技」為其企業最大風險,在智慧應用的世代,許多企業也擔憂若沒及時踏上AI 創新的步伐,將會削減企業的競爭力。掌握新興科技,可為企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與機會,儘管投資存在高風險,但許多跨國科技巨擘對於投資AI 的競賽持續快步前進,他們認為,「投資不足的風險,遠遠大於投資過度的風險」,因為一旦落後就無法掌握最重要的技術。

地緣政治風險由2023 年第七名躍升至第三名,14%台灣CEO 認為地緣政治將為企業營運帶來多方壓力,持續的國際間戰爭也將會影響以出口為主要貿易的國內企業。此外,12% 台灣CEO 則看見了供應鏈的威脅,多鏈、短鏈與綠色供應鏈等多元布局已為企業必備策略,以及時因應供應中斷、成本上升等問題。

數位網路安全風險(10%) 與去年相差一名,為今年第五大企業風險。企業除了強化整體資安規格、投資專業資訊人才,並與時俱進調整企業內部資安政策與管理外,更需使資安意識内化於每位同仁日常工作中,才能在生成式AI 等新興科技萬箭齊發下預防資安危機。

CEO

KPMG安侯建業專家觀點

carson-lee

近期我們觀察到台商因為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對外投資經常是CEO們的主要策略之一,台商早年都以對大陸投資為主軸,現在除了轉向到南向國家之外,包括印度、墨西哥以及部份歐洲國家都有各自不同吸引台商的優勢,涵蓋租稅優惠、鄰近市場、土地或是人工成本較為低廉及享有貿易協定等,舉例而言,越南是台商近期投資的熱門地點,除了地理優勢及人工土地成本的考量之外,越南與多國簽訂FTA的優勢,也是很多台商考量的優先原因。


然而這樣的策略其實也伴隨著各國貿易監管法規遵循的風險,以越南為例,近期越南有多項法令的更新,對於過去台商常見的國際三角貿易操作及租稅規畫都造成了影響,另外越南政府對於越南產地證明的核發也有相關的查核規定避免廠商濫用。建議台商在利用海外轉投資的供應鏈優化的過程中,對於各國貿易法令的監管措施與合規要求也應持續投注心力,做好相關風險控管工作。


吳俊源

工業產業主持會計師

KPMG in Taiwan

carson-lee

金融風暴後促使全球供應回流、以及在地化盛行,美中貿易摩擦更使供應鏈分流情形更加明顯,本次調研有60%台灣CEO將地緣政治的複雜性視為當前最擔憂的挑戰,但投資事小、投資後管理才是真正讓企業CEO煩惱的開始。


以東協國家為例,各國基礎建設完備度及法令透明化都不盡相同,各國稅制持續改革也牽動對外資投資的獎勵力道、匯率波動對利潤侵蝕程度遠大於預期,而來自日、韓、中、美、歐等國際大型機構持續加碼投資,造成本地專業人才缺口、員工管理文化及語言差異,此外,也欠缺合適本地供應商來增加原產地比例、工業區土地價格高漲等不確定因子,許多都是過去投資中港台時未曾面對的新興議題,這也考驗企業面對這一波新投資風潮,要投入更多心力去持續關注議題最新發展,才能作出對自身企業最有利的營運方針及決策。


吳政諺

亞太業務發展中心主持會計師

KPMG in Taiwan

3. 全球AI 技術再進化:人工智慧的價值挖掘

在經濟不確定下,台灣近六成(56%)CEO 認為生成式AI 為企業首要投資重點,高於2023 年的數據(38%)。超過六成的全球(63%) 與台灣(62%)CEO 預期在未來三到五年將看到實施生成式AI 所帶來的投資成效,而亞太區亦有超過五成(55%)CEO 也認同。

超過八成(84%) 台灣CEO 認為「道德挑戰」是企業內部落實生成式AI 時的最大挑戰,第二大挑戰則為「技術和能力不足」(58%),「缺乏監管」(54%) 則緊接在後名列第三。2024 年額外針對「錯誤資訊傳播」以及「環境永續」進行調查,在全球、台灣及亞太各國約四成CEO 認為這兩項是新的挑戰,此可歸因於2024 年企業對於AI 的認識與應用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因此在應用上有更廣泛的考量。

2024 年僅66% 台灣CEO 對於網路攻擊有完善的準備, 與去年90%的信心程度相比大幅降低,全球CEO 則是不到五成(48%) 認為有所準備;而亞太區CEO 亦從87%降至58%,準備度普遍下降代表CEO 面臨的挑戰日益擴增。生成式AI 所帶來的資安風險可分為四大面向:進階式持續性威脅、深偽詐欺及語音詐騙、未經過授權或是不熟悉或使用不當造成資料外洩,以及程式開發引用開放原始碼。

KPMG安侯建業專家觀點

carson-lee

全球企業在如何促進未來營收成長的策略中,經常思考的是併購、本業成長、及第三方策略聯盟,根據我們的調查,「生成式AI」(Generative AI;GAI)應用也成為了企業成長的前五大策略。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把生成式AI,當作是首要投資重點,多數預測將在3-5年會有成效。要把AI當作成長的策略,企業首先要重視的關鍵因素就是商業應用模式的成功。


GAI到底能夠「賦能」,也就是期待AI幫助企業做事情,讓我們變得更強、更聰明;或是造成企業「負能」,也就是過度投資所造成的成本與人力的負擔,的關鍵轉折點。


多數的CEO對於生成式AI的投資,都害怕發生「買前生產力,買後靠人力」的成本效益不足問題,更擔心道德與資安的危機。關於這些擔憂,我們提醒企業要預先進行成本效益與風險的兩項評估,也應該著重於如何將GAI融入於現有的工作流程中,才能夠有效提升效益降低成本。


謝昀澤

顧問部營運長

KPMG in Taiwan

abel-liu

今年台灣CEO前瞻大調查,觀察到幾個有趣的趨勢,台灣近五成的企業擔憂採用/嵌入生成式 AI 及新興技術的競爭,會成為未來市場營運的前五大風險之一。 這樣的擔憂當然是有所根據的,如果我們說AI 是海浪,當競爭者已經開始嘗試AI、導入AI、大膽開始學習衝浪,你要選擇加入衝浪的行列,還是要被浪沖到海灘上呢? 許多具有前瞻視野的企業領導者已開始拿起衝浪板了,56% 台灣 CEO 表示全球經濟不確定下,生成式AI仍為企業首要投資重點。我們看到台灣企業已經把許多新興科技納入營運的策略版圖,策動跨部門的組織、開啟專案開始探索AI 的潛力,作為優化產品、強化使用者體驗、讓營運更順暢,甚至是拓展新的商業模式。


當然,我們絕對不會說,乘著AI 衝浪是零風險的。84% 台灣 CEO 認為企業落地生成式AI將為企業帶來道德挑戰。道德風險不是唯一生成式AI所帶來的風險,從導入生成式AI 的專業技術、人員職能是否到位,再到資料安全、合規風險這每一部我們都應該謹慎衡量。 因此我們需要特別注意數據的治理與負責任的AI。資料治理要達到:可懂、可用、可分析、可營運那才能往AI發展下一步邁進。而AI 發展的必定伴隨負責任的AI,透過評測 AI的成熟度、模型可用度等面向,為企業找出搭建自身AI藍圖的穩健道路。


賴偉晏

數位長

KPMG in Taiwan

carson-lee

82%的台灣CEO預期網路犯罪和安全性會在未來三年內成為企業前景的主要影響因素,顯示出一個明顯的趨勢 – 企業領導者已深刻體驗到數位轉型與資安風險的雙重挑戰。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網路攻擊的頻繁發生及駭客攻擊手法的多樣化,企業不僅要應對快速迭代的數位轉型所帶來的技術風險,還需因應因地緣政治議題所引發的網路攻擊,內外夾攻的資安議題對企業營運所帶來的風險,絕對不容輕視。


截至2024年10月底,有近60家台灣上市櫃企業,因資安事件通報重大訊息。由此趨勢我們觀察到,台灣企業已開始將資訊安全視為組織營運的核心要素,而不僅僅是IT的延伸議題。這種思維的轉變意味著,企業對資訊安全資源的投入會進一步加大,包括對防護技術的升級、內部流程的重塑,乃至企業所有員工的資安意識持續提升。其中資安技術搭配AI的解決方案及企業形塑零信任策略與架構的導入,將是許多企業的首要目標。


林大馗

顧問部執行副總經理

KPMG in Taiwan

4. 因應 ESG 浪潮的永續解方

本次調查顯示,台灣(64%) 與亞太區(55%)CEO認為已具備足夠能力與人才以因應永續報告標準,相比去年(22% 與20%), 信心程度明顯提升。為確保企業競爭力及穩健營運,制定全面的永續策略有助在動盪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六成以上全球(65%) 及台灣(60%)CEO 已將永續思維融入經營決策中,並預期約三至五年可見ESG 投資回報,KPMG 進一步分析,企業若有效實施ESG 策略將帶來七大效益,包括募集資金、拓展業務、開發產品、建立聲譽、招聘人才、營運韌性及領先法規等。

綜觀全球、台灣與亞太區,CEO 表示在實施淨零目標時皆面臨三大挑戰,分別為脫碳成本、脫碳供應鏈複雜性以及缺乏適當的解決技術方案。2050 淨零目標掀起全球跨產業共同重視碳議題,而緊接在環境議題之後,社會議題也備受矚目,多元、平等、共融(DEI) 成為另一大永續亮點。

而高齡化社會將直接衝擊勞動市場,據本次調查顯示,八成以上全球(87%) 及台灣CEO(86%) 認為,高齡現象對企業招募、留任及文化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最大的隱憂是知識與經驗傳承(46%) 及退休潮衝擊(30%),因此,企業需提早規劃,著手打造企業傳承制度與起動高階人才培養,並同步落實內部知識管理,以降低組織異動的衝擊與混亂。

david-hsiu

企業營運風險包羅萬象,企業經營的策略也需要即時之動態調整,尤其近年ESG 議題所延生的風險,不管是法遵或者是利害關係人的要求,都給企業帶來不少壓力,若以氣候變遷中企業需要處理的轉型風險來說明,淨零如果是企業必須要達到的目標,那企業如何脫碳成功,就是一個重要的策略,但不管是改善製程、投資除碳技術,背後的涵義就是企業成本在短期內勢必上升,與 2023年的調查相比,CEO 認為脫碳成本是企業實現淨零行動時遇到的最大阻礙。


但也因此,企業更應將ESG納入核心策略,積極應對各項 ESG 風險,隨時關注外在變化以擬定策略,不僅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亦有助於企業在未來的市場中的差異化發展,並實現長期的繁榮。


黃郁婷

永續確信執業會計師

KPMG in Taiwan

david-hsiu

根據本次調查,90%台灣CEO認同未來三年應持續增加人力,近期企業皆求才若渴,會有這樣的需求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在事業版圖擴張與全球化布局的過程,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再者則是較隱憂的面向,過去企業並未特別著墨於新舊傳承與人才梯隊的建立,因而面臨人才斷層。在這關鍵時刻,應重新對準企業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與未來人才樣貌和核心職能相互結合,建議企業不妨從企業韌性五力來做連結,包含前瞻力、創新力、洞察力、數位力及回復力,做為尋才條件,例如:從現有人才著手,在砂礫堆中找珍珠,或是從外部尋求專業經理人。


藉由關鍵核心職能的培養,用人單位與人資單位互相合作,一方面使外部找進來的關鍵人才與企業具有相同文化外,也可由企業內部規劃完整的人才養成計畫,有了這些充分條件後,相信對於解決人才短缺、缺工或是少子化將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也能使企業永續力、人才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


陳其愷

顧問部執行副總經理

KPMG in Taiwan


企業領導者的關鍵決策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