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的關鍵構面 — 連結與創新
數位轉型的關鍵構面 — 連結與創新
數位轉型與AI的應用浪潮帶來一波波的衝擊,而台灣企業從一開始的觀望,到目前已比較能夠淸楚認知數位科技帶來的衝擊以及重要性。本文將為您介紹數位轉型投資效益及八大關鍵能力,以應付多變的競爭環境與客戶需求。
數位轉型與AI的應用浪潮帶來一波波的衝擊,而台灣企業其實從一開始的觀望,到目前已經是比較能夠淸楚認知數位科技帶來的衝擊以及重要性。
高達66%的台灣CEO認為投資AI三年內能有所回收,較去年成長了40%
根據KPMG安侯建業2019 CEO前瞻大調查,今年有高達66%的台灣CEO相信投資人工智慧(以下簡稱AI)三年內企業能有所回收,而32%認為需4-10年時間才有成效,與去年數據相比,成長了40%,說明了AI在台灣的市場需求大,且發展速度極快。相較於全球與亞太區,僅有49%的CEO認為可於三年內看見投資得到回饋,比去年數據小幅度增長。AI可應用層面極廣,舉凡健康醫療、自駕車、語音助理、認知學習、企業營運等皆有涵蓋,Google近年來在台灣大舉招募,代表他們認為台灣非常適合發展AI,不但技術人才豐富,硬體供應鏈資源充足,軟硬體相結合必能發揮其長遠目標。但可能AI應用也相對較為抽象,因此全球區CEO對於AI的目標也訂得較長遠,期望4-10年內能對企業有所回饋。
從一開始的觀望、探索到積極開始投資,我們認為這已經是大部分企業的共識。企業也發現,AI的應用要能對企業帶來效益,不僅只是技術的導入,而在企業商業模式的改變、流程數位化、組織架構乃至於文化朝向速度、敏捷與彈性之適應力,都需要做適當的調整,以達到最好的功效。
短期而言,企業可先透過小範圍實驗性外包方式取得新的技術,從中學習與累積經驗。從長遠角度來看,應以企業智能化為目標進行數位策略校準、因應數位化應用的流程梳理,並盤點議題優先順序,評估適合的AI技術,同時藉由組織與人力的調整,讓功效能發揮到最大。另一方面,企業亦可與外部顧問或教育機構合作,提昇公司內部員工AI知識與相關技能,讓數位科技應用能夠內化為企業的一部分,以發揮長期的影響力。
68%台灣CEO認為在三年內可看見數位轉型投資的效益
企業投資為的就是要能符合客戶需求以增加營收,因此投資報酬率也是CEO所重視的。在本次調查報告中,68%的台灣CEO認為其在數位轉型上的投資約三年內可以回收,此數據較去年增加12%,僅有30%認為需要4-10年的時間。相較於全球CEO,台灣CEO認為需要較長時間才可看見數位轉型投資的效益,而全球 (92%)、亞太區(87%)CEO大多認為三年內即可看見效益。
表一、CEO對於數位轉型的投資回收年限看法
全球 |
台灣 |
亞太地區 |
||||
回收年限 年份 |
2019 |
2018 |
2019 |
2018 |
2019 |
2018 |
3年內可獲得回報 |
92% |
86% |
68% |
56% |
87% |
84% |
4到10年可獲得回報 |
7% |
10% |
30% |
44% |
10% |
15% |
已有顯著的投資報酬 |
1% |
4% |
2% |
0% |
2% |
0% |
資料來源:KPMG安侯建業2019 CEO前瞻大調查報告
從今年的調研數據來看,全球、亞太到台灣的企業家,對於數位轉型的回收確實是正面樂觀的。然而,如何確保轉型在正確的道路上呢?如同亞馬遜(Amazon)執行長貝佐斯近期致股東宣言中提到:「驚喜的賞味期比過去任何時刻都更加短暫,這已經不是零售產業而是跨產業的議題,如果不能滿足客戶就無法達到商業上的成就」。
面對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的年代,我們認為數位轉型有兩大關鍵構面將是未來成功關鍵,一個是與客戶的「連結能力」,也就是企業的前台(業務、行銷)、中台(供應鏈、製造)、後勤(人力資源、資訊、財務)組織架構、人力與流程能夠以客戶為中心重新設計,連結能力包括八大關鍵能力(如圖一)讓企業以夥伴的角度提供客戶更完善的服務,才能更有機會跟上客戶腳步,超越客戶的期待,成功轉型突破!
另一個是企業的「創新能力」,也就是面對顛覆科技的變化與嚴峻的產業挑戰,企業能保有快速的反應機制、敏捷彈性的組織能力與文化,可以以「創新」的商業模式、產品與市場開發,以及人才的調適與培養,迅速回應市場的能力。創新能力不單是產品或技術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與流程、文化的創新,才能應付多變的競爭環境與客戶需求。
© 2024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kpmg.com/governance.
上列組織及本文內任何文字不應被解讀或視為上列組織之間有任何母子公司關係,仲介關係,合夥關係,或合營關係。 上述成員機構皆無權限(無論係實際權限,表面權限,默示權限,或任何其他種類之權限)以任何形式約束或使得 KPMG International 或任何上述之成員機構負有任何法律義務。 關於此文內所有資訊皆屬一般通用之性質,且並無意影射任何特定個人或法人之情況。即使我們致力於即時提供精確之資訊,但不保證各位獲得此份資訊時內容準確無誤,亦不保證資訊能精準適用未來之情況。任何人皆不得在未獲得個案專業審視下所產出之專業建議前應用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