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臺灣所很榮幸於2021首次推出《臺灣精準健康產業-數位科技篇》以在地角度盤點台灣過去精準健康產業所累積的硬實力,並從既有優勢找出未來3-5年的利基市場及國際機會切入點;KPMG專家提供企業在發展跨領域所面對營運模式和思維上轉變時可能遇到的財稅法問題剖析。

數位醫療產業是一個跨緯度的創新,需要資訊科技、醫療生技、資本市場、與法規調和等四大構面整合,值此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即將落日修正之際,企業界更有必要深入研究已達到產業整合落地的效果。

本篇專刊指出台灣數位精準健康的契機在於健康福祉產業及醫材兩大產業,憑藉長年耕耘的ICT與製造業基礎,積極投入數位轉型,優勢在於高階、智慧化醫材及小型居家照護設備製造等。本專刊分為四個單元,彙整重點如下:

一、台灣精準健康布局優劣勢:過去10年累積的硬實力

台灣數位精準健康發展可區分為醫療健康資訊、行動醫療及個人化醫療三大領域,台灣在物聯網;雲端、大數據、AI剛起步的時期,即著手將病歷和醫護設備電子化;各產業注意到醫學數據潛藏的價值,掀起跨領域合作風潮;此外,智慧醫材和居家檢測皆是行動醫療發展的成功項目,目前也已形成一條產業鏈。

台灣數位精準健康面臨主要4個挑戰,軟體創新尤為重要:
第一,AI人工智慧分析尚未成熟的狀況下,大數據無法達到跨領域價值應用最佳化;第二,因數據建置成本高昂,普及採用上難度亦高;第三,數據蒐集來源不明確,使分析結果精準度仍有落差;第四也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在軟體研發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發上的起步與國際大國相比腳步仍不及,故軟硬體整合及創新將會是台灣數位精準健康的下個突破口。

二、台灣精準健康未來風口:從既有優勢找出利基市場

2020生技產業白皮書中指出,2019年台灣生技產業的營業額中,健康福祉產業位居第一,約1,944億台幣佔34.7%,醫材產業以30.2%緊追在後,約1,692億台幣,且未來的年複合成長率也名列前茅。

由於全球慢性病人口增加,體外診斷系統需求提升,台灣低階醫材也無法再靠價格與中國與印度市場競爭,因此台灣必須盡快找出AI、機器學習導入醫材的策略,或投入高階影像醫材、個人化精準醫材製造市場,布局高附加價值醫材系統,藉由台灣既有的軟硬體整合與ICT解決方案優勢,拓展精準健康商機。

三、聚焦世界3大經濟體,台灣深化全球精準健康佈局

遠距醫療是美國生醫產業成長最快速的領域之一,預估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提升至258億美元,台灣要接軌美國精準健康供應鏈,不能單靠軟體或硬體,硬中帶軟才是上策,可朝整合軟硬體的AIoT系統、穿戴裝置及智慧醫材市場為主。

中國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院升級,台灣過去有不少智慧醫院的軟硬體經驗將可抓住生醫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機會。而日本人口超高齡化仍然是其一直以來面臨的迫切問題,遠距長照需求、居家智慧醫材及生物檢測技術等都是我們接軌日本市場最大的切入點。若台灣要深化國際市場布局,勢必需要開發新興產品來吸引跨國合作。

四、解密科技、生醫跨界合作的財、稅、法要點

財務面:綜觀銷售、採購、存貨、無形資產及內部控制五大面向

法規面:掌握精準、數位醫療的法規優勢

稅務面:重點租稅優惠條例

astor ko

台灣高齡化社會趨勢下,精準健康照護也將是改善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醫療與ICT產業所形成的共同產業鏈,再加上完整的健保資料庫,將扮演台灣推動精準健康產業的關鍵角色,台灣在後疫情時代下更應該妥善運用ICT的優點發展醫療,建置更安全的防護醫療體系。


寇惠植 Astor Kou

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主持會計師

KPMG安侯建業

Jarret Su

醫療產業是一個跨緯度的創新,需要資訊科技、醫療生技、資本市場、與法規調和等四大構面整合,值此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即將落日修正之際,企業界更有必要深入研究已達到產業整合落地的效果。


蘇嘉瑞 Jarret Su

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主持人

KPMG安侯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