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分析  |  揭露  |  行動  |  主頁

相關議題

根據IFRS 9「金融工具」衡量預期信用損失應建立於合理且可支持資訊之基礎,且以上資訊於報導日無須付出額外成本或努力即可取得。以上資訊包含借款人特定因素、過去事件、近期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條件的預測。

衡量預期信用損失通常須先估計借款人的特定風險,並根據總體經濟環境所帶來的風險進行調整。[IFRS 9 B5.5.52, Insights 7.8.230]

氣候相關風險一般分為兩大種類:實體風險(physical risks)(例如,因日益頻繁的/惡劣的天氣事件或是海洋生物多樣性流失而產生的風險);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s)(例如,轉型為低汙染、低碳經濟之相關風險)。

氣候相關風險可能影響貸款之預期現金流量,會使貸款人面臨信用損失的暴險。因此,借款人的特定因素、實體風險以及轉型風險,無論個別抑或整體考量,以上風險皆可能影響預期現金流量,以及衡量預期信用損失時所須考量之未來潛在經濟情境。[IFRS 9.5.5.17(a), Insights 7.8.238]

氣候相關風險因素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程度,將取決於預期氣候風險的嚴重程度和發生時點、其對借款人和貸款人的貸款組合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以及貸款組合的期限。目前,氣候相關風險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主要是因為氣候變化最為顯著的影響預計將在中長期內顯現。然而,企業應監控氣候相關風險的演變速度和規模,並考慮其對預期信用損失計量的潛在影響。

細節探討

氣候相關風險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將取決於預期風險發生之嚴重性及時間點、氣候風險對借款人與債權人之貸款組合之直接及間接的影響,以及貸款組合的期間。雖然氣候變遷最顯著的影響預期會在企業營運的中長期發生,企業仍應使用合理且可支持的資訊全盤考量氣候變遷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並持續監控該影響。如果氣候相關風險的速度及規模迅速上升,則預期信用損失可能很快會受到顯著的影響。

預期信用損失的衡量

預期信用損失的衡量可能會受到借款人面臨之特定氣候相關風險所影響。例如,借款人可能因實體風險(例如,野火或洪水)而蒙受損失,進而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造成負面影響。擔保品的價值可能因上述事件而減損—即擔保品可能受到破壞或毀損,或是擔保品的可用性、可保性下降。[IFRS 9.A, B5.5.55, Insights 7.8.240]

轉型風險亦可能影響借款人,造成企業策略受到重大中斷,進而導致經營成本上升、獲利能力下降、產品報廢增加,另外可能造成資產擱置1 以及市值損失—以上皆可能影響違約機率以及違約損失率。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將取決於,與貸款人暴露之風險期間相比,風險發生的時間點及嚴重性。因此,貸款人衡量相關的預期信用損失時,應考量合理且可支持的資訊,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在貸款期間已對借款人產生的影響或預計在貸款期間可能產生的影響。

針對氣候相關風險的影響,貸款人可能需要同時從投資組合以及借款人的角度加以考量。氣候相關風險將因產業、地理位置以及期限等因素,對不同的投資組合產生不同的影響。

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對總體經濟環境(包含國內生產毛額以及失業率等總體經濟變數)的影響難以預測,其影響取決於該風險的嚴重性及發生時機點。氣候變遷最顯著的影響預期將於企業營運的中長期發生,故氣候變遷對目前許多短期銀行貸款投資組合之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可能較有限。然而,企業應持續監控氣候相關風險的速度及規模,並考量相關的可能影響。

信用風險模型的校準

隨著時間逐漸累積合理且可靠的量化資料(例如,洪水風險數據),將使信用風險模型的校準能夠考慮氣候相關風險因素與違約或預期違約的相關性,以及對違約機率和違約損失率的影響。

避免重覆計算風險

愈來愈多投資人將氣候相關風險納入信用利差。因此,為了避免重複計算風險,考量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的輸入值(例如,信用利差、違約機率、違約損失率以及其他因素)相當重要,因為模型可能已直接或間接考量氣候相關風險。

揭露

根據IFRS 7「金融工具:揭露」,企業必須揭露質化與量化的財務資訊,以提供財務報表使用者相關資訊使其得以評估:

  • 企業於報導日所面臨的金融工具風險性質及程度;以及
  • 企業如何面對並管理上述風險

揭露的程度將取決於企業所承受的金融工具相關暴險。

近年來,氣候變遷已成為投資人及其他財務報表使用者非常關注的議題,因為貸款人的信用風險政策需要考量氣候相關風險對投資組合的影響,以及考量如何管理上述風險,因此貸款人可能需要針對容易受氣候相關風險影響的產業,加強該產業的信用風險政策以及信用風險集中度的揭露。

根據氣候相關風險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之重要性,貸款人可能需要揭露:

  • 針對氣候相關風險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之評估,管理階層所做之重要判斷;
  • 預期信用損失中主要受氣候相關風險影響的領域(考量其與年報中氣候相關事項的揭露是否一致)包含:
    • 模型輸入值及假設的基礎;
    • 如何將前瞻性資訊納入預期信用損失的衡量,包含對總體經濟資訊的影響;
    • 報導期間所採用的估計方法改變或重要假設變更,以及變更的原因
  •    影響預期信用損失估計不確定性之重要氣候相關領域。

管理階層可採取之行動

管理階層考量以下事項:

  • 預期信用損失的衡量是否適當反映受氣候變遷造成之經濟結果所影響的客戶、產業或地區,而企業應監控前述受影響者受氣候風險改變之影響是否呈現加速的趨勢;
  • 是否需要根據氣候相關風險,調整經濟狀況預測或總體經濟因素;
  • 是否需要根據專家對信用狀況相關的判斷,調整模型結果;
  • 考量是否重複計算風險,因為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的輸入值(例如,信用利差、違約機率、違約損失率以及其他因素)可能已直接或間接考量氣候相關風險;
  • 是否需要針對容易受氣候相關風險影響的產業,加強該產業的信用風險政策以及信用風險集中度的揭露;以及
  • 是否已針對企業所做的重要判斷、假設以及估計提供清楚且有意義的揭露。

1 例如,過渡至低碳經濟可能會導致化石燃料之精煉資產過時。

本文所指“Insights”即KPMG刊物 Insights into IFRS®(《洞析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與我們聯繫

© 2024 KPMG IFRG Limited是一家英國擔保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 2024 本刊物為KPMG IFRG Limited發布的英文原文“What's the impact on expected credit losses?”(“原文刊物”) 的中文譯本。如本中文譯本的字詞含意與其原文刊物不一致,應以原文刊物為準。KPMG IFRG Limited所有,原文刊物的所有譯本/改编本的所有相關權利亦歸KPMG IFRG Limited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