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發布最新一期《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CEO前瞻大調查》,調查共240位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的CEO,其對該產業的以及自身企業的成長前景充滿信心,然而,供應鏈挑戰仍然是最大威脅。
在經濟不確定下,AI和其它科技的採用(53%)以及地緣政治的複雜性(45%)是CEO最關心的議題,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會計師吳俊源指出,其中共有63%的汽車業CEO將AI視為首要投資重點,但認為技術能力是採用新興技術的最大挑戰。此調查結果呼應工研院提出的2025三大趨勢: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產業AI化需求及永續供應重要性升溫。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協同主持人陳其愷補充,超過半數(56%)的CEO表示,供應鏈脫碳是實現淨零排放的最大障礙,特別是對於工業製造業CEO來說,高達74%的CEO認為這是最大的挑戰,高於汽車業CEO的38%。此外,超過70%的產業CEO認為,生成式AI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就業數量,但需要提升員工專業技能並重新部署現有資源。
全球77%的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CEO對其企業的成長前景充滿信心,較去年的報告上升2%。他們對產業前景同樣持樂觀態度,有80%認為產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由於AI需求激增,台灣製造業因而受益;然而,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汽車業因訂單需求減少,生產由正轉負。
企業會隨著本業擴張而自然成長,也會因併購、合作夥伴關係和合資企業的需求而成長。29%汽車業CEO將併購視為未來三年重要的成長策略,而對於工業製造業CEO而言,31%視非本業成長為關鍵策略。企業未來幾年可能進行許多交易,將幫助企業採用新的技術能力並使供應鏈更加多樣化。
供應鏈和淨零之路
供應鏈在企業營運上有極關鍵角色,在工業製造業中尤為明顯,44%的CEO將其列為首要風險。缺乏即時洞察和協調、複雜的網路、生產脆弱性、新興技術的影響(包括電動車的轉型)以及網路安全威脅等因素綜合起來,使供應鏈成為影響企業成功的主要因素。
提升勞動力技能
30%汽車業CEO最擔心的是退休員工缺乏專業技術同仁來取代他們,而33%工業製造業CEO,主要擔憂的是員工之間的知識轉移。採用新興技術導入工作流程中,工業製造業CEO認為,道德挑戰(94%)和監管(84%)是AI實施中更緊迫的優先事項。
一場擁抱AI的競賽?
生成式AI已在各產業的董事會引起關注,在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中,37%的CEO將其視為首要優先投資事項,然而,兩個產業之間存在一些分歧。對於汽車業的CEO來說,63% CEO認為生成式AI是一個優先投資事項,而對於工業製造業,大多數(68%)持中立態度。在汽車業中,實施生成式AI也被視為未來三年內實現成長目標的營運優先事項,這遠比在工業製造業中更為重要。CEO認知投資時無法立即獲得回報,絕大多數(65%)CEO預計在3-5年內才能看到生成式AI的投資回報。
產業領導者需要圍繞生成式AI進行管理的風險,包括道德、監管、安全以及資料隱私和保護等,這需要企業建置強而有力的治理流程,並提高員工的技能,使其能夠自信且有效地應用新工具。三分之二的CEO認為,法規需要迅速推進,若法規進展緩慢將成為企業成功的障礙。更大比例的CEO(73%)認為,AI法規的進展程度應該是相稱的,與於ESG相關的法規進程相似。
關於KPMG 2024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CEO前瞻大調查
KPMG《2024工業製造業和汽車業CEO前瞻大調查》是第十版KPMG《2024全球CEO前瞻大調查》CEO的延伸報告。本報告基於工業產業領域240名CEO收集的觀點,其中120名代表工業製造業,120名來自汽車業。該研究於2024年7月25日至8月29日期間進行,為CEO的思維方式、策略和規劃策略提供了獨到的見解。
所有受訪者皆來自年收入超過 5 億美元的公司,幾乎一半的受訪公司年收入超過 100億美元。該調查涵蓋了來自 11 個主要市場(澳洲、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和 11 個主要產業領域(包括工業製造和汽車)的CEO。特別提醒,由於四捨五入的原因,某些數據加起來可能不等於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