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去年杜拜COP28氣候大會阿聯酋共識的爭議之下揭開序幕,氣候變遷目前惡化的程度遠超過全球想像,減碳壓力將隨時加大力度。KPMG今(13)日舉辦「淨零排放與綠電採購管理研討會」,從淨零排放目標、國內用電大戶條款規範與全球尺度的RE100倡議,探討台灣企業在綠電採購與管理的需求、交易現況及面臨的議題,以協助企業積極實現綠電使用承諾,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

去年是人類在地球上有記錄氣候狀況以來最熱的一年,是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濃度最高的一年,亦是海平面上升最高的一年,是冰山溶解、冰河退縮量最大的一年,可預期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將是有增無減。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提醒,企業界對於綠電的應用沒有回頭路,是一條只能積極往前的作為,能快就不要慢、能廣就不要窄。

中華經濟研究院為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的區域倡議夥伴,其國際經濟所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博士羅時芬表示,RE100匯聚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以電力需求端的角度共同倡議提升使用綠電的友善環境,加入的企業須公開承諾在2050年達成100%綠電目標,並可透過自發自用、購買綠電憑證、簽訂綠電購電合約等策略,減少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以逐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在迎向淨零碳排的過程中,AI成為幫助各產業加速達成目標、精準控管碳排的最佳輔助工具。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能源數據科技中心副主任洪永杰強調,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50淨零路徑規劃,節能是邁向淨零排放的首要燃料,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應以最快速、有效率的方式持續推動節能,以快速獲得減排成效。因此,透過主動式節能數據服務的設計理念,結合智慧量表與人工智慧,善用AI分析用電數據,識別高能耗電器的使用模式和能耗,以MOVE(Mechanism、Operation、Visible、Ecosystem,即建立機制、易於實施、可感知性、促進生態)的原則推動住宅部門的節能工作,並透過行為科學引導用戶改變行為,找到節能改善的機會。

淨零碳排的另一關鍵即為綠電採購與交易。KPMG 畢馬威財務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文棟指出,台灣近年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提升,2023年發電量達267.1億度,其中以太陽能占逾五成,而離岸風電在未來三年內將大幅成長,有望與太陽能發電量相當。然而,根據能源署公告再生能源發電業直轉供及躉售數據來看,112年度不到1%的綠電是以直供予用戶,13%轉供予用戶(CPPA),其次約7%是躉售予再生能源售電業(CPPA),最後約79%還是躉售予台電公司,因此能供應市場上的綠電仍屬有限。此外,目前綠電管理議題中最常見的餘電處理,餘電來源包括大量購買再生能源而超過企業需要量,以及再生能源間歇性導致發電與用電不匹配所致。餘電議題除以團購模式來緩解外,供需間尚缺少整合與管理機制,市場上需要綠電售電平台或聚合商分銷,以解決個別發電及用電多餘或不足電力的問題。

研討會中也討論到售電業在市場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透過提供創新的綠電採購選項解決市場議題。來自澳洲Mondo Power Plant的Kirstie分享澳洲售電聚合商發展虛擬電廠提供服務的處理案例,適合作為台灣售電業未來的參考方向,透過監控設備的子電路辨識成本與效益、傳送即時資訊、分散式能源(DER)整合與管理,並利用邊緣運算達到能源消耗最佳化。此外,可以軟體串接企業永續目標、遠端控制設備、對能源報價高或尖峰用電需求時節省預算等。

KPMG 畢馬威財務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文正則提醒,在綠電市場還沒完全開放之前,綠電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仍會繼續存在,儘管離岸風電所發綠電將大量進入綠電市場,但需求面仍受未來用電大戶門檻下修、以及RE100企業與供應鏈綠電宣告時程迫近時逐漸增加,未來幾年再生能源市場將洗牌,企業應提早因應,方能達到淨零排放與綠電使用承諾。

林文棟
KPMG畢馬威財務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E:mickeylin@kpm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