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為普惠金融的重要體現
電子支付為普惠金融的重要體現
今年7月底行政院通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將現行「電子支付」和「電子票證」的二元法制管理統合為一,協助支付工具的虛實整合潮流,並因應支付生態圈發展的擴大業務需求,開放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後續將待立法機關盡速修法。未來電子支付業者在金流與資訊流可望互聯互通,用戶有機會僅需使用單一App,可任選不同支付品牌與有簽約的商家進行電子支付交易,且非銀行支付機構可接受其它支付業者的轉帳。開放電子支付跨機構應將有利於支付生態圈的推展,並對國內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具相當正面的助益。
近幾年在政府與企業極力推動數位轉型之下,科技和生活逐漸緊密結合,民眾和商家使用電子支付的意願提高。電子支付的付款效率較現金明顯提高且金融機構處理成本低,也利於執行洗錢防制,不過國人對現金相對信賴的觀念,以及取得現金的便利性,讓電子支付的比重短期內較無法快速拉升。未來國內走向完全無現金社會的仍具挑戰性,但政府和企業努力進一步拉升電子支付於民眾消費付款的比率,發展數位經濟與推動普惠金融應是主要共識。
電子支付一般多為卡片消費支付,意即採用信用卡、金融卡或電子票證等工具,透過電子支付系統進行付款,其中信用卡扮演最重要角色。根據中央銀行,電子支付消費金額在2018年為3.81兆元新臺幣(以下單位同),2019年則成長12%來到4.27兆元。金管會統計顯示2019年信用卡簽帳金額為3.22兆元,電子票證的消費交易金額為956.6億元。以此來看,信用卡在電子支付的占比大概為75%,而電子票證占約2%左右。另外,2019年透過行動支付的金額較2018年大幅成長145%來到1,173億元,而且2020年前兩月交易金額達334億元,為去年同期128億元的2.6倍。
2015年「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已正式施行,同年金管會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2015年時國內電子支付比率僅26%,明顯低於鄰近的亞洲國家地區,如南韓、香港、中國、新加坡等。因此,金管會在2016年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內,制定2020年電子支付占民間消費支出比例從26%倍增至52%的目標。根據金管會統計,2019年底電子支付比率為40.91%,而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電子支付比率小幅降至38.9%。因此,若要在今年底前達成52%的目標可能會面臨些許難度。
雖然電子支付占比的提高仍需努力,但行動支付的普及目標則指日可待。政府於2017年設定2020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60%,2025年衝破90%的階段性目標。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2019年行動支付普及率來到62.2%,較2018年上升11.9個百分點。其中,46至55歲的中高齡族群的普及率從2018年的46.4%大增三成至77.6%,而56至65歲也由41.4%上升至52.9%,為推升行動支付普及的重要關鍵,預計未來達成2025年普及率90%的機會相當高。同時資策會調查顯示,2020上半年消費者中常使用行動支付者成長至將近六成。
民眾對電子支付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但電子支付占比卻難以明顯拉升,大概與文化民情、鈔票安全度、便利性等幾個因素有關。首先,在普遍的觀念裡,現金依然是較被信賴的交易方式。再者,新臺幣偽鈔的比率幾乎為全球最低,讓民眾與商家對現金支付感到相對安全,使用習慣要大幅轉變較不容易。第三,現金取得極為便利,民眾在各銀行分行、四大超商、捷運站、車站等皆可輕易找到ATM取得現金,成為推動電子支付的阻礙之一。
支付是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業務,也是普惠金融最具代表性的一環,政府、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皆相當重視其未來發展。過去幾年,在電子支付和電子票證機構的積極推動下,國內電子支付系統的建置逐漸完善。然而,由於現行「電子支付」和「電子票證」的相關法規為分開規範,使電支和電票系統屬於各自的封閉體系。在無法互通的情形之下,業者多推出自有的應用程式(App),民眾為符合需求,可能需綁定多個App,消費者實際使用的體驗上並不算太方便。
為提高民眾使用電子支付的便利性並協助業者發展,今年7月底行政院通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將現行「電子支付」和「電子票證」的二元法制管理統合為一,協助支付工具的虛實整合潮流,並因應支付生態圈發展的擴大業務需求,開放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後續將待立法機關盡速修法。未來電子支付業者在金流與資訊流可望互聯互通,用戶有機會僅需使用單一App,可任選不同支付品牌與有簽約的商家進行電子支付交易,且非銀行支付機構可接受其它支付業者的轉帳。開放電子支付跨機構應將有利於支付生態圈的推展,並對國內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具相當正面的助益。
(本文轉載自2020/08/26工商時報)
© 2024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kpmg.com/governance.
上列組織及本文內任何文字不應被解讀或視為上列組織之間有任何母子公司關係,仲介關係,合夥關係,或合營關係。 上述成員機構皆無權限(無論係實際權限,表面權限,默示權限,或任何其他種類之權限)以任何形式約束或使得 KPMG International 或任何上述之成員機構負有任何法律義務。 關於此文內所有資訊皆屬一般通用之性質,且並無意影射任何特定個人或法人之情況。即使我們致力於即時提供精確之資訊,但不保證各位獲得此份資訊時內容準確無誤,亦不保證資訊能精準適用未來之情況。任何人皆不得在未獲得個案專業審視下所產出之專業建議前應用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