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永續風向前哨站

永續評比再進化,借力AI反漂綠

 

林泉興︱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副總經理

台灣近年來在主管機關推動下,對於需揭露永續資訊揭露的企業數量持續擴大。剛開始進行揭露的企業,還在試圖掌握如何符合法規要求;但早就投入揭露永續資訊的企業,已經不只滿足於符合法規,更在各項獎項及評比中激烈競爭。畢竟在永續評比中表現較同業傑出,是展現優異永續績效的鐵證,不僅可塑造品牌形象,取得投資人及消費者的信任感,也可吸引新一代人才的加入,取得市場優勢。

然而,由於各家永續評比的方法並不一致且不透明,因此有時同一家企業在不同評比的結果大相逕庭,不只企業本身一頭霧水,投資人也難以真正掌握企業ESG績效,也使得市場質疑企業「漂綠」(Green Wash)的聲音不曾停歇。因此,我們看到歐盟及英國將開始對於ESG評比進行規範,希望有助投資人協助取得正確資訊以利決策。筆者觀察到近年來永續評比為了能夠真正評估企業永續作為,主要有以下幾點變化。

評比機制模組化並與其他國際標準對齊

近年來永續評比持續優化自身評比方法及機制,增加評比內容的規格化程度,如CDP今年即將過去分別評分的氣候變遷、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塑膠及森林五大議題整合為模組化評估,強調企業管理永續議題時需掌握彼此間的關聯性。評比機構也公布更詳細的評分的機制,希望建立評比結果的可信度,並與強化各項揭露框架及標準的一致性,如GRI準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SASB準則等,除了可望減輕企業揭露的負擔,同時亦增加對於評估行業特定議題的彈性。

持續新增評估關鍵永續議題

永續評比所納入的評估議題也能夠幫助企業掌握永續趨勢,提前評估風險。舉例而言,今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新增能源管理題組即是評估企業對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的實績。而新增的永續原物料題組,以及在生物多樣性題組中整合TNFD及正向自然(net positive)概念,則是評估企業是否已從氣候變遷開始關注、管理並減少未來可能遭遇自然資源耗竭的風險。企業在參與評比的過程中可及時掌握這些潛在風險,並在策略上進行調整,避免因未來氣候變遷而導致的重大損失。

評比成果可協助企業改善營運模式並管理風險

近年永續評比特別重視企業是否真正將永續議題納入公司營運策略及風險管理機制內。企業在參加評比的過程中,往往需全面檢視自己的營運模式及資源使用,以及對於自然及社會的衝擊,這有助於企業辨識出效率不佳或改善成本的部分,進而提升營運效率,節約成本。同時,企業可根據評比的結果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永續發展策略,實現長期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因此永續評比可作為企業檢視和改善內部運作的機會。

永續評比借助AI評估,更加客觀及透明

永續評比對於企業資訊揭露的可信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包括對於企業所提供的永續績效組織邊界是否與財務營收一致,以及評分仰賴企業的公開資訊,達到全民監督效果,或是資訊需經第三方機構稽核,如溫室氣體盤查證書或通過科學減量目標(SBT)等。這樣的改變不僅使得評比結果更加可信,且更利於資訊使用者進行橫向比較。此外,在AI浪潮下,評比機構開始藉由AI的協助處理企業揭露的龐大資訊,也使得企業所揭露的資訊是否能為AI理解,成為揭露資訊時須考量的重點,如使用與AI認知一致的用詞,或是資訊呈現更加清晰明確,利於AI辨識等。

永續評比結果對於企業而言,就像是一年一度的成績單,MSCI(明晟)也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獲得較高ESG評比的企業,從股票或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的融資成本較低。且投資人特別重視針對產業相關的特定ESG績效展現。因此企業除了可在參與評比的過程中,調整營運策略,也能更好地應對投資人、政府和消費者日益嚴格的要求。企業也須留意如何在永續評比結果中忠實呈現企業營運所產生的永續衝擊,以及企業對於社會及環境做出的貢獻,才不會讓使企業的努力被市場忽略。

專題報導

擁抱正向自然 城市轉型如何塑造未來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與擴張,全球經濟與生態系統之間的互動越來越緊密。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24年5月發布的《正向自然:城市轉型指南報告》(Nature Positive: Guidelines for the Transition in Cities),全球經濟的44%(約31兆美元)面臨因自然資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喪失而引發的重大風險,尤其是氣候變遷帶來的熱浪、洪水與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速了這一危機的到來。城市不僅是全球經濟的核心,佔據了全球80% GDP,卻也因其快速擴張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城市成為推動正向自然轉型的關鍵角色。

全球目標與城市的角色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於2022年12月由196個國家於《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OP15大會通過簽署,目標於2030年遏制並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要實現全球目標,城市行動至關重要,尤其是面對氣候變遷、健康、經濟及基礎設施的挑戰時,全球各城市需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

正向自然:城市最迫切的任務

正向自然的核心理念不僅應致力於減少對自然的破壞,更應致力於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復育。報告指出,44%的城市經濟面臨來自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干擾風險,約31兆美元的全球城市GDP可能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然而,僅全球500大城市中僅有37%制定了明確的自然或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不少企業在設定生物多樣性目標上同樣落後,僅1.6%的S&P500指數企業設定承諾生物多樣性、環境淨零損失或環境生態淨正向影響。報告呼籲城市必須制定自己的自然保護路徑,並根據《生物多樣性框架》的要求,設定可衡量的目標。

正向自然:推動城市自然轉型的三大步驟

1.   承諾與自然共存
研究團隊根據MSCI ESG評比結果將企業分成五個組別,ESG評比較高的組別,取得資金的平均融資成本較低,企業可以利用較低的利率、較便宜的價格取得所需的資金。ESG評比最低的組別融資所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Weighted-average cost of capital)為7.9%,而評比最高的組別融資所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則是6.8%。

2.   建立具體的自然策略行動
城市應制定具體的明確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策略目標和行動計劃,根據科學數據評估城市對自然的依賴和衝擊,並與氣候變遷應對策略結合。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政府各級單位應了解到生物多樣性危機與當前充滿挑戰,制定相對應政策管理,透過政策、法規和財政激勵措施來影響企業商業行動。報告提出,金融體系可透過引入創新融資機制,如綠色債券、碳交易等,支持城市內的自然復育專案。同時城市應積極推動社區參與,讓市民了解並參與到城市的自然保護行動中,增強環境意識與責任感。

3.   落實與定期監測
在設立具體目標與行動計畫後,城市需制定正向自然路徑圖,定期監測與報告進展,利用生態系統監測工具,並通過公開揭露強化資訊透明度。

推動正向自然轉型不僅能恢復生態系統,更有助於提高城市的韌性、降低城市面臨的極端氣候災害風險與自然風險,還有望創造綠色就業機會。此外,自然環境的改善能夠促進市民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綠色空間與休閒場所,為城市帶來健康與福祉效益。推動正向自然轉型的城市將成為具有前瞻性的創新中心,吸引更多的企業與人才進駐。正向自然轉型不僅是一項氣候調適舉措,透過產官學合作、創新資金運作與推動社區參與等,未來的城市將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資料來源:WEF

相關動態

破解漂綠迷思 國際評比機構如何應對綠色洗白

近幾年隨著ESG評比市場不斷成長的同時,日益嚴重的「漂綠」問題讓企業與投資人的永續成果蒙上陰影。根據《歐盟綠色聲明概況》(Factsheet on European Green Claims)研究顯示,歐盟現有產品與服務的綠色聲明中,有53%為過於空泛、具有誤導性、或無根據的資訊,而40%聲明則是無佐證資料。在美國,近68%企業領導人承認曾參與漂綠。全球對ESG興趣增加的同時,卻對具誤導性的ESG聲明卻缺乏明確的標準。為抑止具誤導性的ESG揭露,各國監管機構已逐步實施新法規以保護消費者與投資人,ESG評比機構亦已將漂綠視為評比的一項風險暴露因子和爭議項目。

ESG評比可用以了解企業的健康狀況、風險、及前景。評比機構在作為推動永續發展、引導投資決策、要求企業對永續績效負責的角色上,是否明確辨識漂綠風險至關重要,以下列舉三項ESG評比機構打擊漂綠的應對策略:

1.   鑑別方法
於評比中運用八種方法鑑別企業潛在漂綠行為,其中涵蓋重大性評估、透明度與揭露、第三方確信及認證、數據控管、產業比較、ESG指標、利害關係人議合、監管與合規性。

2.  評比機構面臨的挑戰
礙於評比機構並非法律實體,評比不具法律效力監管,且資源有限,難以證明企業故意進行漂綠,評比分析師僅能依據企業提交的佐證評估是否存在較高的漂綠風險。相較於正式的法律調查,評比機構風險評估旨在鑑別、評估、及減緩潛在漂綠風險,提供企業與投資人做為參考。

3.   科技帶來的機會
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興起為評比機構在評鑑企業 ESG績效開創了新的方式,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PL)技術具有先進的文字分析功能,可協助評比機構鑑別與評估企業是否有漂綠行為,但其亦有主觀性、文章脈絡、缺乏證據的限制。雖然可運用AI協助鑑別漂綠行為的語言模式、不一致性、或異常情況等,但單以AI判斷作為ESG評比的關鍵因素也同時存有潛在漂綠風險,因此結合ESG專家意見與AI判斷是現行被認為防止ESG評比漂綠的最佳方式。

面對漂綠事件頻傳,國外許多ESG評比機構已建立各種策略來應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反觀臺灣市場對於現有的ESG評鑑機制如何應對漂綠風險,撕除可能成為「漂綠幫兇」的標籤,將會是未來最大挑戰。

資料來源:ERM、European Commission、環境資訊中心 

英國跟進歐盟2025年ESG評比機構法規管制將上路

歐盟委員會與歐洲議會於今(2024)年2月達成共識,同意由歐洲證券管理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ESMA)制定相關規範,並在18個月後正式實行(即2025年8月)。未來所有在歐盟的ESG評比機構需通過ESMA的管轄及授權,才能在歐盟執行評比活動。繼歐盟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在8月9日宣佈將在2025年制定新法規監管ESG評比機構,以增加評比機構數據的可靠性。

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早於2021年11月發布「ESG 評比及資訊供應商」諮詢總結報告,各國基於IOSCO建議開始建立ESG評比機構或ESG資訊供應商的監管架構。然而各司法管轄區採取的監管模式並不一致,分為強制性規範、自願性規範,及混合規範(制定自願性行為準則,同步進行公眾諮詢)等。歐盟採取強制性規範模式,由ESMA監管ESG評比機構,ESMA要求評比公司須分別揭露ESG中環境(E),社會(S),治理(G)三面向評比分數,或揭露各項目在綜合評比的占比。此外,ESMA也要求評比機構不能另外增設其他的顧問服務項目,以確保獨立性與降低潛在利益衝突。歐盟期望透過要求ESG評比機構設置治理架構、資訊揭露、獨立性等內控制度,強化ESG評比機構的透明度,以利投資人基於更多資訊作出永續投資決策。

在英國,ESG評比機構僅需遵循自願性行為守則,分別針對機構治理、評鑒品質、利益衝突、資訊透明、資訊保密以及議合六大項目設定準則,並呼籲評比機構主動簽署。英國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於認為,英國政府在2025年引入立法,由FCA制定新規則,旨在管制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比機構,將解決 ESG 評比透明度不足的問題,有望與國際和歐盟經濟體看齊,促進與業界合作,推動經濟成長,並鞏固英國成為永續金融領導者的地位。

英國永續投資與金融協會(UK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nd Finance Association,UKSIF)對此表示支持,該組織認為ESG 評比機構的評比結果不一致,同一家評比結果有時會大相逕庭,缺乏明確的透明度和方法,導致投資人與評比資訊使用者混淆,此項監管有助於揭開評比機構「黑箱操作」的面紗,並認為監管能提高資訊透明度。

資料來源:ESG Today、Reuters

MSCI分析:ESG評比與企業融資成本的關鍵關聯

明晟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MSCI)於2024年7月發布的《ESG Ratings and Cost of Capital》報告指出,獲得較高ESG評比的企業,相對從股票或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的融資成本較低。MSCI ESG Ratings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個面向的績效表現,並分成10項主題與33項關鍵議題進行評分,經過加權計算與產業調整後由AAA(最優)至CCC(最差)7個等級中給予企業評比。其中,AAA、AA代表受評企業是該行業的永續表現領先者(Leader),A、BBB、BB為平均者(Average),B、CCC則為落後者(Laggard)。MSCI研究團隊分析2015年8月至2024年5月的資金成本率、MSCI ESG評比歷史資料,考量各國市場、產業特性等差異性後,歸納出企業ESG評比與其融資成本有下列三項顯著關聯性。

1.   ESG評比較高的企業可持續受益於便宜的融資成本
研究團隊根據MSCI ESG評比結果將企業分成五個組別,ESG評比較高的組別,取得資金的平均融資成本較低,企業可以利用較低的利率、較便宜的價格取得所需的資金。ESG評比最低的組別融資所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為7.9%,而評比最高的組別融資所需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則是6.8%。

2.   ESG評比的重大變動會影響企業未來的融資成本
企業的ESG評比若發生重大變動,將可預測未來的企業融資成本產生變化。若企業的ESG評比提升2個等級以上,在後續幾個月內其融資成本會下降;相反,若ESG評比遭降低2個等級以上,則企業的融資成本會上升。MSCI ESG評比結果已被視為企業營運風險產生變化的重要訊號,其可能反映企業陷入重大爭議或財務困境,而這些訊號都將影響企業在股票及債券市場取得資金的難易度。

3.   產業特定的ESG議題對融資成本帶來關鍵影響
本研究發現在不同產業中,特定ESG議題的表現對於企業整體的融資成本有顯著的影響力。如水資源壓力、爭議性採購及人力資本發展是Nvidia、Intel與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融資成本高低的決定性指標;碳排放、有毒排放與廢棄物是建築材料業者融資成本的決定性指標;產品安全與品質則是航太及國防產業融資成本的決定性指標。這意味著投資人及其他資金提供者可能特別重視產業中特定ESG議題,因此企業可檢視所處產業中是否有特別受關注的議題,並提升其表現。

研究報告主張MSCI ESG評比可扮演企業與投資人的重要工具,利用ESG評比的高低及變動幅度預測企業籌集資金所需的融資成本。對於企業而言,有效管理ESG風險、將ESG融入整體營運策略的決策考量,並且獲得較高的國際ESG評比,不僅可提升企業的永續表現,也有助於以較便宜的價格取得資金,帶來顯著的財務效益,兼具永續發展與財務表現。

資料來源:MSCI、ESG News

企業能源管理難題與突破策略全解

全球已進入科技快速進步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的時代,2024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企業永續評比問卷(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新增「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Program)的題組可以看出,其涵蓋企業所有具體能源政策與相關計畫的要求,間接反應出未來的能源管理策略對於企業本身將更加複雜且至關重要。

分散式概念:去中心化的能源系統(Decentralized Energy Systems)

企業在基礎設施面臨極端氣候挑戰的時代,分散式能源系統已成為現代能源策略的基礎。「去中心化的能源系統」是將能源生產分散到多個地點,並更靠近使用點,從而提高系統的靈活性,並具備更強的韌性。不僅如此,去中心化能源市場快速發展背後主因之一是再生能源,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2023年全球新增的再生能源容量增加50%,達到近510吉瓦(GW),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快速擴張,將促進去中心化能源系統的需求。此外,儲能技術的進步及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將提高去中心化能源生產的可行性和吸引力,北美地區更已有企業和社區開始採用分散式能源系統。企業可以透過去中心化能源系統分散風險面對挑戰,並透過「韌性」、「永續」和「合作」三大方向擬定能源管理策略:

具備韌性(Resilience)的能源布局
在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不穩定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韌性變得至關重要。分散式能源系統具有靈活性和冗餘性(redundancy),比傳統中心化的能源管理,具備更好地應對和從中斷中恢復。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微電網公司(Brooklyn Microgrid)利用互聯網絡和冗餘系統,集成太陽能板、電池儲能和備用發電機,當社區停電時透過區塊鏈技術仍能持續供電,為地區提供多元化的電力來源和韌性保障。

必要的永續(Sustainability)能源應用
全球能源轉型成永續、乾淨、再生能源已不再是選擇,而是必要措施。多種再生能源可以透過分散式能源系統概念進行整合,無論是間歇性的太陽能和風能,還是基本負載能源如地熱和核能,透過電池儲能技術和智能計量技術,能夠在低發電或高需求時捕獲和使用多餘的能量,確保永續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透過合作(Collaboration)戰勝能源轉型的挑戰
合作不僅是推動創新的驅動力,也是克服能源轉型複雜性的關鍵策略。跨行業合作可以結合多樣化專業知識,為全球推廣創新解決方案奠定基礎。除了合作克服挑戰,也須兼顧能源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因此,能源公平性的議題同樣重要。根據世界能源理事會(World Energy Council)2024年的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能源獲取和負擔能力的差距依然存在,能源公平不僅僅是提供電力接入,還需要確保所有社會階層都能負擔得起能源服務,而中心化能源系統也被認為是改善能源公平的關鍵策略之一。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加,傳統集中式能源管理的方式已經顯示出不靈活、脆弱性與不永續等局限,分散式能源管理概念是應對未來能源挑戰的關鍵。企業為實現更具韌性、永續和合作性的能源管理,仍需要跨業的共同努力與推動創新,並採取更加靈活的能源管理方式。透過積極應對能源轉型所帶來的挑戰,將為能源供應奠定穩固基礎,確保企業與全球的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Finch&Beak、Forbes、TimesTech、SolarQuarter

國際評比揭示永續原物料管理新趨勢

由於人口成長和低碳經濟轉型,原物料的需求呈「指數型增加」,同時人們對原物料生產造成環境、社會潛在衝擊以及商業風險的意識提升,導致大眾、消費者及投資人更加嚴格審視此議題。諸多現行與新興法規、原物料第三方認證亦加強此趨勢,如德國《供應鏈盡職調查法》(The German Supply Chain Due Diligence Act, SCDDA)和歐盟《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等。

2024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企業永續評比問卷CSA將既有「永續農業實踐」(Sustainable Agriculture Practices)標準與有關永續原物料的問題整合成新題組,並重新命名為「永續原物料」(Sustainable Raw Materials)。摘要此新題組題項包含:公司是否有公開的永續原材料政策及計畫、產品是否含有塑膠原物料及金屬原物料;針對零售、紡織品、服裝和奢侈品等行業,另詢問產品(設計和/或製造)是否包含植物和動物來源的紡織材料等。

台積電2024年公開發布《永續原物料政策》,承諾詳實追溯與管理原物料來源,以生命週期思維減緩原物料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衝擊,並與利害關係人合作推動資源循環,打造具韌性的永續原物料價值鏈。而針對主要原物料採購,台積電依「供應商分布、多元料源、品質控管、在地化採購、永續營運」五大面向訂定完整管理行動,以下列舉相關行動方案供企業參考:

  • 持續進行分散生產基地與新供應商評估,完成原物料多元貨源方案開發
  •  輔導在地原物料供應商接受製程精進與品質改善
  • 於各個營運據點推動在地採購,亦於主要營運量產子公司設置獨立的採購組織,協助當地供應商提升技術與品質、降低成本及碳排放量
  • 邀請原物料供應商參與永續供應鏈環安衛論壇、消防實務操作訓練、年度緊急應變觀摩、供應商高階主管環安衛精進計畫等,推廣供應鏈淨零行動、環安衛改善及火災預防應變等作為強化供應鏈營運韌性

因應永續原物料趨勢,建議企業及早制訂公開原物料政策,加強上游供應商原物料管理,以及盤點追蹤產品中塑膠、金屬原物料使用量、回收材料百分比。同時為滿足利害關係人的資訊需求,企業進行資訊揭露時,可評估是否依據GRI 301:物料主題要求與建議,報導所用物料的重量或體積、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物料等。


資料來源:S&P Global、台積電永續原物料政策台積電112 年度永續報告書

生物多樣性永續框架整合:現況與未來發展分析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24 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 Report)指出,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系統崩潰是未來10年全球前三大風險之一。2023年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公布後,將企業關注的視角從環境逐漸擴大到自然與環境。今(2024)年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新修訂的生物多樣性準則《GRI 101: Biodiversity 2024》,與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TNFD、科學目標網絡(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SBTN)等全球重要生物多樣性框架進行整合,尤其在鑑別與評估方法、自然相關概念和定義、價值鏈範圍都和TNFD保持高度共通性,為全球企業提供更具一致性的揭露標準,將在2026年生效,可望帶動更多企業重視。

據MSCI ESG與氣候研究部分析顯示,生物多樣性危機導致約63%的亞太地區 GDP(約19 兆美元)面臨風險,其中原物料、日常消費品產業和能源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台灣企業身處於全球供應鏈重要角色應提前作好準備,然而2024世界經濟論壇公布TNFD導入企業名單,台灣僅有14家上榜,顯見台灣企業在生物多樣性上的投入不足以及風險反應能力欠缺。

台積電於生物多樣性可謂是先行者,早在2017年已著手進行廠區內部生態調查,規劃並執行廠區生態及環境衝擊因應措施。今(2024)年推出了「Eco Plus!-生態共融計畫」,計畫串聯政府單位、非營利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與企業夥伴資源,以台中廠區周邊為起點,著手改善生物棲息地,進行瀕臨物種保育,以穩固生物多樣性基礎,同時設立生物多樣性獎項,鼓勵各界一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

隨著全球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不斷提升和相關風險增加,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兩者之間的關係日益明顯,企業在生物多樣性相關的資訊揭露和報告層將面臨更大壓力。建議企業更應積極投入參與生物多樣性行動,開始將自然相關的風險與機會納入行動與管理,除持續關注法規動態與趨勢,內部進行教育訓練外,可先從管理面鑑別出風險和機會、衡量與評估其價值,並將其整合至企業策略藍圖中,在重要決策中提前因應。

資料來源:GRI、World Wildlife Fund、台積電 112 年度氣候暨自然報告、KPMG

供應鏈水風險管理:企業現況與未來趨勢

氣候變遷加劇使全球溫度持續突破高點,加速全球水循環,導致更頻繁和嚴重的乾旱和洪水等極端事件發生。水相關風險將衝擊全球產業及供應鏈穩定,如萊茵河航運關閉及台灣因缺水導致半導體供應短缺,針對水風險的全面治理和永續實踐將前所未有的迫切。CDP出版的《2023全球水報告》(Global Water Report 2023),分析參與CDP評比的3,163家企業在水議題管理現況,呼籲監管機構須加強監管與強制揭露,確保企業在水安全議題採取積極行動,領導供應鏈共同解決水風險衝擊影響。

1.   近五分之一參與評比的企業已揭露其供應鏈具有重大水風險
共623 家企業鑑別出與水相關的供應鏈風險,以服飾、飲食和農業以及發電行業揭露占比最高,分別為各自行業的35%、36% 及25%,總計將造成770億美元的資產受到威脅。更有將近70億美元的資產正面臨立即性的風險,包含供應鏈水資源短缺、洪水災害、法規與聲譽風險等。彰顯出隨著全球水危機加劇,企業面對水風險日益脆弱,須開始重視鑑別與揭露相關風險。

2.   50% 企業已經與供應商於水風險議題進行議合行動
報告指出已有1,542家企業透過CDP評比揭露供應鏈議合資訊,企業與供應商合作可有效提升7倍鑑別與管理水風險的可能性。目前企業與供應商議合方式著重於採購要求、創新合作模式和水盤查資料蒐集。採購除一般的合規性規範外,企業也開始納入更積極的要求,如確保員工取得安全的水資源、減少抽水量、執行水風險評估、設定與監控水資源使用與污染相關目標等。企業透過創新合作模式強化供應商的參與,包含以教育訓練方式提供水管理的創新實務做法、與供應商合作共同推動水資源流域管理和政策法規修改倡議等。企業更積極地與供應商合作,將有效提升供應鏈韌性和財務效益。

3.   供應鏈水資源管理績效反應於高階主管薪酬激勵
包括可口可樂(Coca-Cola)、萊雅(L’Oréal)和花王(Kao Corporation)在內的118家標竿企業已在其高階主管薪酬政策中設定水資源管理目標,以服飾業的揭露占比最高。CDP鼓勵企業針對水風險進行負責任的管理和減緩措施,於供應鏈推動更有意義的行動,同時提醒各產業皆須持續提升水資源管理目標設定、揭露和績效,避免落後其他同業。

面臨不容忽視的供應鏈水風險衝擊,以及國際監管和評比機構在水管理議題越加嚴格的揭露要求趨勢,企業須開始應對並採取積極的供應鏈水管理措施,從風險鑑別與揭露到推動供應商議合及提升內部治理機制,全方面的落實水資源的永續治理。

資料來源:ESG News、CDP

2024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最新動態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自成立以來,鼓勵企業設定符減碳目標,以助於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C之內。本文摘錄2024年SBTi備受主要關注議題與趨勢:範疇三排放進行抵換的可行性、石油與天然氣產業指引起草,以及金融產業淨零目標指引的最新草案等。

1.   範疇三排放進行抵換的可行性
2024年7月30日SBTi發佈《碳額度有效性分析報告》(Evidence Synthesis Report Part 1: Carbon Credits)與《範疇三討論報告》(Scope 3 Discussion Paper: Aligning Corporate Value Chains to Global Climate Goals),為即將在2025年更新的「企業淨零指引」做準備。兩份報告分別討論碳額度現況、風險與預期效益、碳抵換是否將納入企業淨零指引更新中、SBTi正在尋找更有效的激勵措施,以提升全球企業減碳進度等。報告強調,SBTi淨零標準優先要求企業對其自身碳排放負責。

2.   石油與天然氣產業指引進入起草階段
全球近85%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大量甲烷排放來自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該產業面臨迫切的去碳化需求。SBTi強調,石油與天然氣產業憑藉其巨大的資源,有能力推動氣候行動並建立淨零經濟。SBTi希望為相關產業制定基於科學的減碳目標指引,並專注於供給、需求和資金三大關鍵議題,以減少化石燃料生產過程中的排放,並逐步降低終端用戶的需求。該指引的制定已獲得多個組織和公司之技術專家所組成的專家顧問小組(Expert Advisory Group,EAG)的支持,確保其基於科學並具有效性。

3.   金融產業淨零目標設定草案
今(2024)年7月,SBTi發布《金融機構近程目標標準2.0版》(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ar-Term Criteria;FINT Criteria V2),預計於11月底生效。新版指引將允許金融機構設立「具有企圖心的短期減碳目標」,簡化目標涵蓋率的要求,並提高現有標準的清晰度、可操作性和實用性。SBTi認為,金融機構透過資金流動和企業參與,有助於推動企業邁向1.5°C的路徑。同時,新版金融產業指引對化石燃料相關融資的揭露條件更加嚴格,金融機構必須每年公開其對化石燃料相關專案和公司的融資情況。該指引也規範金融機構應揭露、停止、轉型或逐步淘汰對煤炭公司的融資活動,並建議自目標驗證日起五至十年內逐步淘汰對石油和天然氣的融資。

4.   亞洲企業逐步接軌國際設定減碳目標
據《2023年SBTi監測報告》統計,亞洲企業的申請比例成長達102%,反映了亞洲企業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顯示出亞洲市場逐步接軌國際減碳的趨勢。台灣企業在全球減碳趨勢中也扮演了積極角色,無論是高科技產業還是傳統製造業,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開始依循SBTi目標設定方法學作為其減碳策略的核心,截至今(2024)年9月,已有143家台灣企業承諾設定或通過SBT目標申請。隨著SBTi不斷完善其指引原則,強化各產業在減碳目標設定中的科學基礎,可預見有更多企業願意承擔起氣候行動的責任,共同推動全球邁向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Trellis、SB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