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數據佐證,你只是另一個有意見的人」— 戴明 (“Without data, you’re just another person with an opinion”- W. Edwards Deming) 。

從數年前開始,各界經常引用統計學大師戴明的這句名言,來說明企業營運和日常生活中「數據」的重要性。當時,數據分析是一波崛起的新興趨勢,各行各業都希望藉此脫穎而出。時至今日,我們會將這句話再加入「信任」的概念,也就是信任數據,如果無法信任你的數據,則數據將白白被浪費掉了。由於目前數據分析的廣泛應用已趨向標準化,不僅隨處可見且不可或缺,多數的營利事業於從事製造、消費等經濟活動時,皆高度仰賴數據分析和演算法,因此如何確保這些數據足夠準確和透明,足以讓我們所信任,才能達到即時制定決策。

而在眾多支援營利事業營運的數據應用上,稅務分析數據係影響營利事業運作重要環節之一,無論是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或移轉定價等稅基基礎的計算,都源自於營利事業營運活動中分分秒秒所生成的即時數據。對於營利事業來說,遵循稅務法規並不陌生,但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稅捐稽徵機關開始從事數位轉型,為稅務環境開創了數據相關的新機會和挑戰,相對也要求營利事業更加關注稅務數據管理。因此,營利事業面臨這股與日俱增的壓力,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更詳細地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稅務資訊,其中兩個重要的考驗為:

  1. 營利事業無法百分之百確保報稅資料之正確性,惟稅捐稽徵機關往往依據所提交資料之內容,進一步針對其計算邏輯、基礎與結果提出質疑。
  2. 稅務申報所需的數據大多無法由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的標準報告中直接產生,這些資料可能來自於ERP系統中的不同模組,甚至是不同系統的資料庫,當申報要求頻率增加時,數據取得之難易或迅速與否將成為營利事業的首要任務。

針對以上考驗,則稅務數據管理將可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其管理內容包含數位策略規劃、資訊技術選用和稅務數據模組建置等,從資料源提取數據、清理數據、轉換數據至輸出數據,再導入營利事業的稅務應用程序中。稅務數據管理並非為一新概念,每個營利事業已於日常營運中進行稅務數據管理,然,現行營利事業之稅務團隊最常用的稅務數據管理工具仍以電子試算表(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試算表等)為主,稅務團隊需透過現有不同系統產出的報表,整理出可用的稅務分析數據或申報資料,但這些資料格式可能形態各異、欄位定義不盡相同,且相互關連性複雜,此時,若有稅法更新或申報內容變更,稅務團隊需要重新確認如何從現有系統中獲取可用的數據,手動調整電子試算表,並核對、驗證更新後的資料,確認其可滿足法規要求。前述作業流程主要都由人工處理,需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對於最終產出的申報資料卻沒有提供相應的價值。

以下彙整多數營利事業疲於應付的數據挑戰:

  1. 資料存取權限受限
  2. 資料分散在各處且定義不明
  3. 數據品質不良
  4. 缺乏適用稅務數據管理的科技工具
  5. 急遽增加的數據量
  6. 無法展現數據的價值

營利事業可能以為因不同的稅種而面對的挑戰有所不同,然而,根據KPMG的觀察,多數營利事業仍採取較消極、被動的稅務數據管理模式,進而經常遭遇上述的數據挑戰。另,我們還觀察到,不同稅種的合規遵循作業,從數據收集到最終申報給稅捐稽徵機關,出現了共通的數據管理要求,這也給負責不同稅種的稅務團隊成員們帶來了相同的挑戰。雖然現在多數稅務團隊尚能透過傳統電子試算表工具的使用來滿足需求,但此種情形可能無法因應未來稅捐稽徵機關之挑戰,再加上營利事業可能須向各界利害關係人解釋納稅情形,所承受之外部壓力越來越大,故建議仍應積極因應。

(本文轉載自2022.04.08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