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全世界最關心的莫過於疫情何時會過去,社會與經濟多久會復原?

跟2003的SARS相比,除了醫學專業上病毒的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別,莫過於新冠肺炎是在數位時代下誕生。

行動裝置及網際網路的大量普及,演算法所帶動的搜尋引擎推薦機制,都讓訊息傳遞速度遠比病毒還要快,而恐慌對於人們心理層次的影響更勝以往,因此要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可能會需要多一點時間。

這段時間,從行為經濟的角度,我們也觀察到了一些特殊的現象與趨勢。

首先,宅經濟下的另類贏家與輸家

疫情下電子商務的順勢崛起,外送商機的蔚為風潮。但是大家可能沒注意到,在台灣,Google近三個月關鍵字趨勢排行,赫然可以發現「動物森友會」高居第三名的位置,可見大家真的悶壞了。

森友會是日本任天堂公司繼Switch健身環之後的新熱賣商品,透過遊戲內容,可以迅速的帶玩家抽離現實,即刻飛往美麗的海島,在家享受絕倫風景,並體驗當島主的夢幻樂趣,療癒功能造就一波新商機。

另一方面,Corona啤酒則是疫情的另類受害者。關鍵字佔據近三個月全球搜尋排行榜第四名位置,甚至傳出有人認為病毒是透過啤酒傳染。根據美國CBS電視網2月份的調查,有38%美國啤酒消費者表明不會再購買「可樂娜」啤酒,也間接造成啤酒廠商上億美金的損失。

第二,假新聞造就了數位新病毒

假新聞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當假新聞搭上數位列車,更加勢不可擋。

日前伊朗就有人誤信工業用酒精具備新冠肺炎療效,導致飲用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近期英國民調公司YouGov和《經濟學人》的聯合調查也發現,49%美國人相信病毒是人為所蓄意製造,而約13%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憑空捏造的。可見不少人受到假新聞與假訊息的影響。

各項訊息來源的正確性真假難辨,經過各種數位平台轉發所造成的乘數效應,更是難以溯源及管理。遺憾的是,假新聞的防堵沒有有效疫苗,比較可行的做法也只能說,在轉發任何訊息前,先行求證,並且想清楚整件事情的邏輯性是否合理。

第三,社會認同與滿足感引發的囤貨潮

放眼國際,某些國家在疫情大爆發初期所提供的樂觀消息,與世界各地疫情資訊之間形成許多矛盾,加深了大眾集體的心理恐懼。

此外,隔離政策所引發的人際疏離感,也令人沮喪。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從行為經濟的角度來看,搶購與囤貨來自於消費者想要重新掌握生活主控權的渴望。

至於為什麼要囤積衛生紙,一部分是因為衛生紙的大包裝,在購物推車上,容易引起注意。消費者看到其他人在採購衛生紙,基於社會認同感的追求,也想擁有一樣的東西,不理性的搶購就這樣發生了。而貨架大範圍缺貨所產生的視覺效果,無形中更增強了這種從眾心理。

第四,資訊過剩下的心理防疫破口

衛生福利部日前建議,面對疫情民眾「要抱持正向」,並建議每天接觸新聞的時間應少於30分鐘,以免引來過多負面情緒。

但在數位的時代裡,要做到這件事很難。根據社群媒體管理平台Hootsuite 2019年全球網路使用狀況統計,目前世界每人每日平均上網時間為6小時42分鐘,相當於每個人一天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上網。

而台灣人每日平均上網時數更高達7小時49分鐘,屬於上網時數前段班。網路黏濁度,估計也將因為在家時間變多而持續加深,接觸疫情消息的機會將更無所不在。這也讓保持正向,變成是每個人都要有所修為才能擁有的內功。

第五,恐懼帶來的正面影響

疫情與恐懼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氣象。因為停工,天空變清澈了,PM2.5也暫時改善了,海龜也在沙灘淨空後得以無後顧之憂地上岸產卵。

過去,健保署原本積極推動分級醫療,希望能有效減少民眾喜歡至大醫院看病的習慣,並從民國107年開始,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每年門診要減少2%,目標五年減少10%,但成效並沒有很好。

然而,此次疫情一出,各大醫療院所就醫人數瞬間大減。今年過年後一週就醫件數,跟去年同期相比,門診足足少了13%。透過疫情,這個目標也輕易提前達陣。

在數位經濟世代所爆發的新冠肺炎,正在重新定義我們的過去對於事情的看法與標準。疫情多久會過去,沒有人有標準答案,雖然抗疫百日後,全球逐步解封,但人與人、國與國的距離感,應該還是會持續好一陣子。

而人在決策過程的不理性,也再度印證,行為經濟學將是影響下一世代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作者為KPMG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本文同時刊載於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