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健康產業的智財管理
生技健康產業的智財管理
健康照護產業相當廣泛,範圍涵蓋醫藥品、醫療服務、照護產品與設備製造、供應及相關管理。在整個健康照護產業中,各廠商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提供的服務、產品皆不盡相同;因此,不同廠商對於所應重視的智慧財產也不同。
本文作者:
李明陽 安侯法律事務所 顧問
一、發展生技醫療時應該取得並保護哪些智慧財產?
健康照護產業相當廣泛,範圍涵蓋醫藥品、醫療服務、照護產品與設備製造、供應及相關管理。在整個健康照護產業中,各廠商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提供的服務、產品皆不盡相同;因此,不同廠商對於所應重視的智慧財產也不同。
二、生技醫療產業如何保護智慧財產?
智慧財產權中,專利與商標權需向政府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後方能獲准;而著作權與營業秘密雖不需申請,但營業秘密認定有其要件,並非任何資訊皆能成為營業秘密。因此,企業如欲使智慧財產獲得保護,則需依循相關法規要求,提出申請與保存之。
以專利而言,企業在向專責機關提出申請前,除應考量其發明是否符合專利要件(即發明是否為適格標的、是否可為產業所利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是否可能具新穎之特點、該新穎特點與現有技術相比,是否可能具進步性),尚應多加考量申請何種專利類別、欲申請保護之國家/地區、是否主張優先權,以及是否能夠提供足夠且適當的說明與實例等。
再者,生技醫療產業包含醫療器材、診斷設備、醫藥品等,設備裝置類的布局或可參考一般電子製造與資訊業布局,但醫藥品的布局方式則相去甚遠。以白血球生成素Filgrastim為例,Amgen透過兩個臨時案與PCT專利先進行核心專利布局,嗣後陸續申請多個製劑、化學修飾物、類似物與用途專利,藉此盡可能將Filgrastim受保護之層面與時間延長,俾使可能之利益極大化。
目前健康照護產業競爭激烈,穿戴式健康追蹤裝置方面尤甚。2015年6月10日, Jawbone以三件美國專利US 8,446,275、US 8,073,707、US 8,398,546控告Fitbit;同年10月29日,Fitbit 控告AliphCom與BodyMedia 侵害其所持有之三件美國專利US 8,920,332、US 8,868,377、US 9,089,760。訴訟標的範圍涵蓋監測裝置本身、偵測與監控方法、紀錄方法以及參數產出等,顯示在日益精密與複雜的照護設備中,企業不僅應注意主要與次要特徵所可能涉及之風險,委外合作與開發時,亦應注意外部廠商所提供之元件與技術,是否將使企業承受相關的智慧財產風險。
三、企業應如何著手進行智慧財產管理與保護事宜?
(一) 為確保企業具有基本的智慧財產處理能力,因應日常營運活動可能面臨之智慧財產議題,建議依其現況與規模,建立適合之智慧財產管理制度,使員工在執行智慧財產保護時,方有可供依循之規範與流程。
(二) 檢視企業核心技術,搭配營運策略與目標,選擇性進行專利與商標之申請與布局。申請專利與布局時應考量:
- 技術缺口:確認企業是否擁有可能具專利性之技術
- 技術獲得方式:企業是否有權申請專利
- 預期效益:應考量產品/服務/技術所對應之市場與保護範圍,決定申請地區與專利類型。
KPMG小叮嚀
- 技術商品化前,應進行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劃與工作。
- 需儘量隨時注意,商品是否可能涉及智慧財產風險。
- 許多企業為保留作業彈性,通常給予員工較大彈性,但員工如缺乏相關保護意識,則企業智慧財產外流之可能相對較高。建議依企業發展狀況逐步調整智慧財產管理策略與方案,以使企業之智慧財產受到完善管理與保護。
- 專利係用以輔助企業進行日常營運活動之用,因此專利布局需考量技術與市場。
© 2024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kpmg.com/governance.
上列組織及本文內任何文字不應被解讀或視為上列組織之間有任何母子公司關係,仲介關係,合夥關係,或合營關係。 上述成員機構皆無權限(無論係實際權限,表面權限,默示權限,或任何其他種類之權限)以任何形式約束或使得 KPMG International 或任何上述之成員機構負有任何法律義務。 關於此文內所有資訊皆屬一般通用之性質,且並無意影射任何特定個人或法人之情況。即使我們致力於即時提供精確之資訊,但不保證各位獲得此份資訊時內容準確無誤,亦不保證資訊能精準適用未來之情況。任何人皆不得在未獲得個案專業審視下所產出之專業建議前應用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