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成的CEO表示他們準備在未來三年內執行收購案
- CEO認為政府需要實施紓困振興方案,才能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 七成五的CEO認為疫情期間的公共財政壓力,加強了全球租稅體系多邊合作的急迫性
全球大型企業的CEO對「所屬企業」前景的發展越來越樂觀,儘管Delta變種病毒放慢了「恢復正常」的腳步,但他們對全球景氣發展的信心已恢復到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也是自疫情爆發後最樂觀的預測。2021年KPMG全球CEO前瞻大調查 (KPMG 2021 CEO Outlook)訪問了1,300多位全球CEO對未來三年的策略與前景,調查發現60%的CEO對未來三年的全球景氣發展充滿信心(高於1-2月時Pulse Survey的42%)。
預期全球經濟將走強,促使CEO投資於擴展業務及業務轉型,69%的CEO將倚賴非本業的營運策略(例如:合資、併購、策略夥伴)視為其企業組織的主要成長策略。大多數(87%)的CEO表示,希望在未來三年內進行收購,促進業務成長與轉型。
調查發現,30%的CEO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其超過10%的收入投資於永續發展的措施及計畫。
" 儘管疫情造成持續的不確定性,但CEO對於全球經濟強勁復甦越來越深具信心。這樣的信心使企業CEO抱持積極的成長心態。 雖然採用倚賴非本業的成長策略是當務之急,但全球CEO也在尋求倚賴本業成長的機會,同時持續評估未來的工作的模式,以確保其能吸引頂尖人才加入。 "
Bill Thomas
全球主席
KPMG
在氣候變遷和疫情雙重危機下,全球經濟面臨空前挑戰,CEO也從重創中意識到企業轉型及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開始積極調整商業策略及正視永續行動的影響力。儘管Delta病毒仍肆虐全球,但對經濟的衝擊明顯較2020年來的減弱,因此CEO們對於全球經濟復甦充滿信心。
重要發現
于紀隆表示,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重要課題,世界各國紛紛宣布 2050 淨零碳排目標,以應對愈加嚴峻的氣候考驗,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應審慎面對這場綠色競賽,進而在淨零碳導向供應鏈中佔據更穩健位置。
調查發現,企業宗旨、經營理念及其對社區和地球的影響,促使74%的CEO採取行動回應其利害關係人(客戶、員工、投資人、社區)的需求。自2020年初以來,增加10個百分點(64%)的CEO表示其主要目標是,在為利害關係人創造長期價值的決策上,把企業宗旨納入考量。
超過八成(86%)的CEO表示,企業宗旨將影響其資本配置及倚賴非本業成長的策略。
2. 將重點轉向營運及環境風險
在檢視未來三年的企業風險時,企業CEO指出了其認為風險最大的三個領域:供應鏈、網路安全、氣候變遷。 56%的全球CEO表示,疫情期間其企業的供應鏈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未來三年影響企業的主要風險 |
|||
順序 |
2021年全球CEO前瞻大調查 (2021年7-8月) |
順序 |
2020年全球CEO前瞻大調查 (2020年7-8月) |
1 |
供應鏈風險 |
1 |
人才風險 |
1 |
數位網路安全風險 |
2 |
供應鏈風險 |
1 |
環境/氣候變遷風險 |
3 |
國家屬地主義風險 |
2 |
企業營運風險 |
4 |
環境/氣候變遷風險 |
2 |
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 |
5 |
數位網路安全風險 |
2 |
監管法規風險 |
6 |
新興/顛覆性科技風險 |
3. 改變未來工作型態的觀點
目前僅有21%的CEO表示他們計劃縮減或已減少其企業的實體辦公室,這是從2020年8月第一波疫情高峰期以來的巨大轉變,當時有69%的CEO表示他們計劃縮減實體辦公室。
CEO專注於為員工提供更大的靈活度,其中51%(高於1-2月Pulse Survey的14%)的CEO考慮投資共享辦公空間。 此外,37%的CEO實施了混合工作模式,大多數員工每星期遠端工作2-3天。
4. 史無前例的國際租稅改革是CEO的主要關注焦點
四分之三(75%)的CEO認為,疫情的應對措施給公共財政帶來的壓力,增加了全球租稅體系多邊合作的急迫性。 與此同時,77%的高階管理者認為,目前提出的全球最低稅負制,對其企業組織的成長目標影響,令他們「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他們比疫情爆發前更加擔心監管及稅務風險(見上表)
調查發現,74%的CEO認知到社會大眾對其企業的信任,與他們在處理稅務的方式上如何與其企業價值觀保持一致,有密切的關聯性。隨著企業的目標轉向重建美好,對於把公開揭露其稅收貢獻作為其廣泛的ESG承諾的一部分,大多數(69%)的CEO為此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面對疫後的新常態,CEO亟需提升企業韌性、加強應變能力,且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重大決策、在虛擬環境中調整他們的領導方式,堅守崗位(Plugged-in)、以人為優先(People-first)、以目標為導向(Purpose-led),為後疫情時代預做準備,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