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本次活动期间我们收到众多参与者的提问,充分展现出本次研讨会议题与企业运营具有高度相关性。虽然由于时间限制无法回复所有问题,但我们已仔细审阅并筛选出最常见且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供与会者共同参考。
如您有进一步疑问,欢迎联系以下团队:
• 联系越南团队:info@kpmg.com.vn
• 联系柬埔寨团队:info@kpmg.com.kh
第一部分|越南政府平衡对美贸易的努力
问题一:“越南政府如何应对美国新的贸易与关税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越南应对美国贸易与关税政策的战略举措
面对美国新的贸易与关税政策所带来的挑战,越南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外交谈判、经济政策调整、战略性请求和国内改革等多元化举措,越南旨在减轻负面影响,维护对美稳定的贸易关系。
外交接触与谈判
越南已与美国启动了正式的关税谈判,以应对反补贴税问题。第一轮谈判已定于2025年5月7日举行。越南提出“利益和谐、风险共担”的战略原则,力求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这种外交接触对于维持建设性对话、防止贸易摩擦升级具有关键意义。
经济与政策调整
为平衡贸易关系、回应美方关切,越南承诺将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包括液化天然气(LNG)与飞机,以缩减贸易顺差并展示其公平贸易的意愿。此外,越南正加强打击“转运欺诈”(如中国商品借道越南出口美国以规避关税),以提升出口合规性、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对美战略性请求
越南正寻求美国早日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这将有助于减少反倾销调查风险,提升双边贸易公平性。同时,越南也请求美国放宽对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以深化技术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升级。
国内配套措施
在国内,越南政府正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以提高效率,减少官僚主义。同时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如半导体与芯片,以增强国家竞争力与出口多样化,从而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增强抗冲击能力。
问题二:“美国预计在2025年6月后对越南与柬埔寨实施的关税政策将如何发展?”
预期关税及其影响
截至2025年5月初,美国宣布将对越南和柬埔寨进口商品分别征收46%和49%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但该措施的正式实施已延后至2025年7月,以便为正在进行的谈判保留时间。如果谈判破裂,该关税将在7月正式生效,严重影响两国对美出口,尤其是服装、鞋类、电子产品和家具等行业。
2025年6月后的展望
若谈判未能达成协议,这些关税将在7月开始生效,将导致越南和柬埔寨商品在美的到岸成本(landed cost)显著上升。企业将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并可能被迫重新评估采购策略。建议企业尽快评估潜在影响,采取以下措施:
对企业的影响与建议
- 价格重估与利润调整:根据新关税结构,调整定价策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 海关合规审查:加强对商品归类、原产地及申报流程的合规性检查。
- 市场与产地多元化:寻找替代出口市场或转移生产基地以规避关税风险。
第二部分|行业影响分析
问题三:“请解释什么是关税叠加(Tariff Stacking)?”
关税叠加的定义与意义
“关税叠加”指的是对同一商品同时适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关税,从而导致关税成本叠加、进口商品成本大幅上升。
关税叠加的关键要点 |
---|
1. 多重征税:同一商品可能同时被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国家安全关税(如第232条)等不同类别的关税。 |
2. 适用顺序有层级:通常从最一般性的关税开始征收,再逐步叠加更有针对性的特殊关税。 |
3. 对进口商的影响:进口商需细致核查商品分类与归类,防止错误申报导致多重关税的重复适用。 |
举例说明:
某类钢铁产品若被认定为适用于第232条的国家安全关税,同时又被认定存在倾销行为,则可能同时适用两种关税。
非叠加原则:
近期一些总统行政命令规定:同一条款下不得对同一商品重复征税,以限制“重复征税”的情况。这意味着某类商品在某一特定关税条款下,仅适用于一项相关措施。
为何重要:
了解关税叠加对企业至关重要,能够帮助:
- 精准评估到岸成本;
- 规避供应链效率下降;
- 全面评估贸易政策的真实影响与市场竞争力。
问题四:“美国对越南鞋类与服装征收对等关税对出口商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降低潜在风险?”
美国对等关税对越南鞋服出口商的影响
自2025年4月起,美国对包括鞋类和服装在内的越南出口商品实施了46%的对等关税。关税的急剧上升显著提升了越南产品在美的整体进口税率,对企业的价格竞争力构成严重冲击,导致大量订单取消、利润缩水与供应链受挫。
越南出口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
---|
|
|
|
|
降低影响的对策建议 |
---|
|
|
|
|
|
|
问题五:“特朗普关税对柬埔寨的影响如何?摩托车与汽车行业的前景如何?柬埔寨钢铁出口是否存在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风险?”
“特朗普税”对柬埔寨出口商的冲击
自2025年4月起,美国对柬埔寨商品征收高达49%的对等关税。其背后原因是柬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柬埔寨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美国是其最大出口市场之一。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包括:服装、鞋类、皮革制品、家具及汽车零部件。
柬埔寨摩托车与汽车市场前景
- 国内需求稳健:受城市化、中产收入增长与基础设施改善驱动,摩托车与小型汽车的本地消费需求保持强劲。
- 出口导向型汽车零部件产业受阻:由于高关税导致价格上涨,美国客户可能削减订单,短期内市场波动性增强。若柬埔寨能成功拓展出口市场并升级本地制造能力,2025年底至2026年有望恢复增长。
- 钢铁出口是否面临贸易救济调查?
截至2025年5月,美国尚未正式对柬埔寨钢铁产品启动贸易救济调查,但风险显著上升,原因包括:- 钢铁经转运出口数量大幅增长;
- 美国对原产地审核日益严格;
若发现柬埔寨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可能面临反倾销税(ADD)、反补贴税(CVD)、配额限制或进口许可要求。
柬埔寨企业的应对建议: |
---|
|
|
|
|
|
第三部分|价值链考量(续)
问题六:“考虑到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可能会长期维持在高位,企业现在是否应将剩余产能全部从中国转移至越南?他们又是如何应对原产地问题的?”
挑战
在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史无前例的高额关税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正在考虑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越南。这一战略选择受以下因素驱动:
- 美国高关税施压;
- 中国本地人工与运营成本上升;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增强。
然而,“产地转移”并非无风险操作,尤其是在“原产地规则(Country of Origin Rules)”合规方面。
为什么企业积极寻求中国以外的选项?
关税压力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导致对美出口成本大幅上升,企业急于寻找替代生产地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生产成本上升
中国劳动力成本及社会保险支出持续攀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使得中国的制造优势逐渐减弱。
地缘政治风险
持续的中美紧张局势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正促使企业寻求更稳定的营商环境。地缘政治格局已成为全球企业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越南成为首选?
关税较低
虽然越南对美国出口商品也面临46%的关税,但相较于中国的104%,仍具明显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优势
越南工资水平远低于中国,是吸引产能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贸协定优势
越南是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如CPTPP、EVFTA)的成员,有助于拓展市场、降低关税壁垒。
基础设施改善
越南积极投资港口、公路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制造与物流效率。
原产地认定:企业面临的关键合规挑战
随着生产转移至越南,如何合法取得越南原产地资格成为企业必须正视的重点。为符合原产地规定并避免处罚,必须达到**实质转型(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的要求。
企业需具备的条件
- 实质转型:产品必须在越南经历重大加工变化,不得仅为简单组装或包装。
- 本地增值:产品应有相当比例的价值在越南境内实现。
- 清晰的文件记录:企业应保留采购来源、生产流程、人工投入等详细记录,以证明合规性。
应避免的风险:
- 转运风险:仅将中国商品经越南转口至美国,未经过实质加工转型,可能面临美国海关的执法处罚。
- 原产地标注错误:原产地申报不实可能导致货物被扣押、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策略建议 |
---|
1. 执行原产地认定审查(Origin Audit): 确保越南工厂的生产操作符合实质转型的法规标准。 |
2. 强化本地加工能力: 将剪裁、成型、表面处理等关键加工环节前移至越南,以创造更高的本地附加值。 |
3. 善用贸易合规专家: 寻求法律和海关顾问支持,确认原产地认定合规性,降低潜在争议和风险。 |
4. “越南+1”战略分散风险: 考虑除越南外再设一个或多个生产基地(如印尼、印度、墨西哥等),避免风险过于集中。 |
KPMG 重点提醒
实质转型
企业必须确保产品在越南完成实质转型,方可依法标注为越南原产地。
避免转运风险
严防转运和虚假申报,必须维持完整透明的生产与供应链记录,以符合美国海关的合规要求。
问题七:“如何应对贸易顺差问题并建立新的供应链?”
贸易顺差的应对措施:
扩大自顺差国进口
增加从美国等贸易逆差国家的进口,特别是高附加值商品,如农产品、飞机与液化天然气(LNG)。鼓励与美国企业设立合资公司,以平衡双边贸易流向。
推动对外投资
鼓励企业赴美投资设立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支持并购(M&A)项目、创造当地就业或基础设施,协助缓解美方对贸易失衡的担忧。
调整出口结构
从低价高量型出口转向高附加值或联名品牌产品,降低对易受关注行业(如服装、家具等)的依赖。
强化贸易外交
通过双边谈判协调贸易失衡问题,并以市场准入或法规对接为谈判筹码,争取关税减免与政策空间。
建立新业务与供应链的策略:
选址策略
采用“中国+1”或“越南+1”模式进行区域分散,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提升供应链韧性。
导入合规优先机制
生产应符合原产地认定规范,确保实质转型与价值增益。导入可追溯系统,如区块链技术或ERP集成,以强化合规与审计能力。
供应商培育与整合
投入资源于本地供应商培训与质量管理,促进垂直整合,确保关键原材料与零部件的供应控制力。
ESG与可持续发展
对接国际环保与劳动标准,回应全球买家对可持续供应链的期待。取得绿色认证,提升进入高端市场的机会。
结论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为越南与柬埔寨出口商带来重大挑战。通过采取市场多元化、产品价值提升、供应链重组、合规强化与成本优化等策略,出口企业得以降低冲击、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
同时,积极参与贸易外交与投资合规系统的建设,也是企业在未来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
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至越南或柬埔寨虽带来新机会,但也伴随合规风险与调整成本。尽管越南在关税、劳动成本与基础设施方面具有优势,企业仍需严格遵守原产地认定规范。唯有通过审慎规划与确保合规性,企业才能顺利完成生产迁移,并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Hoang Thuy Duong
Partner, Head of Tax
KPMG in Vietnam and Cambodia
Mr. Hoang Thuy Duong
Partner, Head of Tax, KPMG Vietnam and Cambodia
Duong 是越南与柬埔寨KPMG的税务主持合伙人。Duong 在KPMG拥有超过19年的经验,包含在澳大利亚的工作经历。他曾就税务、关务、转让定价与企业重组等议题,为多家领先的跨国企业提供建议,涵盖多个行业。 他在越南第一件预先定价协议(APA)中扮演关键角色,并持续就主要法规(包括第20号法令)与越南税务总局及财政部进行咨询。
Nhan Huynh
Partner, Head of Trade & Customs and Value Chain Management
KPMG in Vietnam
Nhan Huynh
Partner, Head of Trade & Customs and Value Chain Management, KPMG in Vietnam
Nhan Huynh 是KPMG越南与柬埔寨的国际税务与价值链管理业务全国主管。 Nhan 聚焦于企业如何通过物料可追溯性与原产地认定来降低贸易风险——这是企业在应对美国与越南关务规范时的一个关键领域。 拥有超过17年的经验,Nhan 在税务、关务与供应链结构规划方面具备深厚专业知识。
George Zaharatos
Principal, Tax, Trade & Customs
KPMG US
George Zaharatos
Principal, Tax, Trade & Customs, KPMG US
George 是KPMG美国东南区的区域主管,办公地点在亚特兰大。 他拥有超过20年为《财富500强企业》提供贸易与关务策略建议的经验,将为我们解读当前美国关税环境,包括301条款与232条款关税等重要发展,以及这些内容对跨境运营的意义。 George 同时也是KPMG“贸易领域ESG支柱”的共同负责人,涵盖人权、强迫劳动与绿色激励措施等议题,并服务于出行、电动车、半导体、航空与生物科技等行业客户。
Leigh Burton
Senior Manager, Trade & Customs
KPMG US
Leigh Burton
Senior Manager, Trade & Customs, KPMG US
Leigh 是美国KPMG的贸易与关务专家。Leigh 将聚焦于“可追溯性”如何成为管理贸易风险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反倾销与平衡税的背景下,以及可持续发展与ESG合规性在全球供应链中日益重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