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傳業 共創百年企業

傳家傳業 共創百年企業

成就百年企業不容易,需考量個人、家族、企業及社會利益。不論如何抉擇,家族企業唯有讓家族間及早共商、有效溝通,以達成家族共識,同時,能與專業人才間共生共榮,才有機會讓企業邁向百年

1000
家族傳承

筆者受邀參加了幾場與家族企業傳承相關的媒體訪談及活動,談的內容,多半圍繞在探討「百年企業」的主題。為什麼這個議題在2020年下半年會這麼引起大眾的關注呢?依我的觀察,或許是因為當前多數企業正受到一連串包括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等等重大事件的影響,尤其是許多正在面臨傳承之際的企業,更在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的困境掙扎中,企圖找出方法,殺出一條血路。我曾在2020年初企業初受疫情衝擊時,提出「不能生存,何談傳承?」這個很現實的問題,而經過將近一年多來的影響,我們再來檢視,有多少的企業能夠安然度過危機,屹立不搖?又有多少的企業就此淹没於疫情中了呢?大家也許會好奇,那些曾經希冀永續發展、成就百年的企業,是否已挺過了這波浪潮?我想,這也許正是為什麼「百年企業」這個議題值得被提出研究的原因。

傳承變局與風險

追求永續,往往是許多企業經營的長遠目標,但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絶大部分不太可能是永遠一路平順的,它可能遭受許多來自內外在因素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往往會對企業形成不同的風險,進而威脅到企業能否繼續生存。

KPMG安侯建業在2020年下半年發布的《全球CEO前瞻大調查》中,指出了包括人才風險、供應鏈風險、國家屬地主義風險、環境/氣候變遷風險及數位網路安全風險是目前全球CEO認為企業營運中要面臨的重要風險,而這份在後疫情時代之後所作的調查,對照2020上半年COVID-19之前的調查,「人才的風險」與「供應鏈的風險」,已躍升為二個目前最受全球企業重視的風險議題。顯而易見的是,企業對這二個風險議題的關注,主要是受到疫情衝擊的。在疫情之下,人才流通受阻,不論是國際人才的交流或跨國創新能力等,都受到影響。而過去20年來,中國佔全球製造業比例急增,在疫情之下,對全球產業供應鏈影響劇烈,也使得供應鏈斷鏈的風險因此而升高。

從這份調查報告中,我們更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與企業經營發展相關的議題很多且息息相關,包括經營環境、國際政治與法令環境以及新科技快速不斷地改變等,都在在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你是否有想過五年前的環境與五年後會有什麼不同嗎?誰能夠想到五年前,我們可能在大談全球化、數位化及科技化對世界所帶來的影響,但在這五年間,中美貿易、地緣政治、COVID-19等,因此導致世界二元體系的形成,以及發生地緣政治的風險與供應鏈長鏈變短鏈的狀況,因而竟然一躍成為左右企業生存的重大事件。在情勢極度瞬息萬變的世界下,許多的百年企業,能夠歷經百年,或許很多人會想了解,到底他們能夠在每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安然地度過危機,在每個遭逢變局的時刻持續傳承的關鍵會是什麼?

百年老店 vs. 百年企業

在討論百年企業的傳承關鍵時,首先我們得先釐清:什麼是百年企業?根據《財訊》雙週刊的統計,台灣至少有約250家的百年老店,但這些百年老店是否就等於百年企業?依我的觀察,台灣許多的百年老店大多數是與生活類有關,像是食品、糕餅店等等,賣的正是它的「特殊性」,例如:氣味、氛圍、地點等;像是台南知名的牛肉湯店如果不當場吃,就無法感受那個氛圍,買回家吃感覺味道就不對了!也就是說,百年老店是憑藉著自身的特殊性來獲得消費者的喜愛,而這種特殊性,通常是很難被複製的,因此也很難被產品化。但是這樣的特殊性也限制了企業化的發展,因為,若是要朝向企業化,那麼這種特殊性是要能夠被產品化,才能創造出所謂的規模經濟效益來的。

因此,百年老店未必就是百年企業。我認為,這還是取決於經營者對於家族事業相關利益的衡量!

所謂與家族事業相關的利益,通常可以分成四個層面來看,包括:個人利益、家族利益、企業利益以及社會利益(包括股東、員工及供應商等)。許多的經營者,往往會以能夠保障個人及家族的利益為優先,認為只要穩穩地作,能夠照顧到家族後代子孫就可以了,那麼,也許維持一個老店的經營模式是足夠的。但若是進一步考量到企業利益或是社會利益、家族需要透過企業來發揮它們的影響力等,則老店就必須朝向企業化的型式來經營,也就是將它導入標準化的程序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方式等。

但老店要變成企業,代表須將科學化的經營精神放入家族企業中,此時,家族利益某部分是要有所犠牲的,像是常發生的公私不分狀況,對希冀只要能維持家族利益的老店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若是企業化之後,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會損害企業的利益。一方面是如果員工看到企業公私不分,會不服氣、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沒辦法聘請到好的專業經理人一起共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資產,沒有好的人才,那麼企業也不可能會發展順利。

當然,朝向企業化的經營,也包括須要面對可能產生的成本以及風險,因此它事實上就是一種經營者的取捨,同時也考驗著他對風險接受的態度,而這些,都需要經營者能用開放的心態來思考及接受。

企業化過程 需持續追求改變

除了引入科學化經營管理的精神外,百年老店與百年企業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我認為,百年企業是需要持續地改變的。也許有人會問,我的企業是否能夠停止追求進步,而永遠維持小而美的模式呢?我的觀察是,當企業若是不追求進步,組織內部便會開始變得僵化,企業便會停止成長,最終走向衰敗、被淘汰。百年老店與百年企業不同的是,「百年老店賣的是不變,而百年企業賣的則是變。」唯有改變,才能夠促使企業成長,不論是透過內部成長(轉型)或是外部成長(併購、私募等)的方式,持續追求改變都是在企業化的過程中,必然不可迴避的問題。

不過,改變的重點應是在於:核心不會變!

要知道,百年企業要經營的是一個長遠的事業,而非單純只是要經營一個產品,儘管大部分的企業一開始成立時,都是以產品的發展為主力,產品會是每一個公司的第一桶金,但從過往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產品會隨著時間而過時,例如:曾經風靡一時的柯達相片、諾基亞手機,現今何在?若公司一直只以某產品為主力,而不思改變,則事實證明,企業是很容易因為過時而失去其經濟地位,最後遭致淘汰。因此,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有能力找出其自身的核心能力,並且隨時檢視,同時,因應時勢去思考如何再在核心能力的基礎上持續投資精進、堆疊能力,唯有不斷地成長進步,才有可能邁向百年企業。

像是知名的精品公司愛馬仕(HERMES)原本只是一個馬具製造公司,若不是它的後代家族成員中,有人定義出了它的核心能力是皮革加工的工匠及技術,而不是產品 — 馬具、馬鞍,因而在歷代家族的傳承過程中持續不斷地在其核心能力上創新精進,創造出包括皮包、手套、絲巾、珠寶、香水等產品,進而走向世界高端精品的市場,恐怕它早已淹沒於汽車崛起、馬車式微的浪潮中,而無法成就百年了。

家族企業傳承關鍵三力

研究東西方許多百年企業的例子發現,他們得以永續傳承的策略不逕相同,我們看到,在這些企業發展的歷程中,有些會選擇持續讓家族傳承與企業傳承合一,但有些則是決定讓家族傳承與企業傳承分離,並非一直都要由家族來經營或掌控的。

我認為,企業在朝向永續傳承目標的決策中,如果選擇以家族傳承與企業傳承合一的策略,發展成為百年企業,則必需構建出三項關鍵力:決策力、支配力,以及價值力。

所謂的決策力,是指企業要能不斷地作出正確的決策,而即使作了錯誤的決定,也不至於致命。意即要能建立決策機制,提高決策的成功率,同時能夠承受失敗的風險。這個也就是所謂「風險管理」的概念:一個企業是不是能有好的組織架構及機制,來支持經營者持續作出對的決策,萬一作出了錯誤的決定時,你還是可以在錯誤中學習前進,而不是在錯誤中毀滅!

家族要能持續作出正確的決策,是需要有相對支配力的,若是家族沒有支配力來支持企業選出對的人出來做事、作正確決策,那麼都是空談。所謂支配力,談的就是家族端是否能夠構建出一個有效支撐企業永續發展的所有權架構,選出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的人。像是我們在實務上,常會看到許多的大型企業集團會透過各種不同的型式,例如:交叉持股、控股公司、信託及基金會等工具的運用,來組建出家族穩固的所有權架構,而這個架構,正是用以支持家族的決策體系的基礎。但持有支配力通常是需要代價跟成本的,如何把這些在想要的支配力架構底下,作出最佳化,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但我們也發現,大部分的企業在談支配力時,往往沒有一個價值體系來支撐,而使得多數的家族企業傳承,最後都只是淪為「數字上的分配」。因此價值力是我所強調的第三個關鍵力。

前面我們有提到,家族企業在傳承的過程中,會面臨包括個人利益、家族利益、企業利益與社會的利益四股不同利益的衝撞。像是我常常建議客戶,要展開家族傳承,最好是在下一代35歳以前作會比較順暢一些,因為此時的下一代,也許尚未成家,也許已成家,但自己的孩子年紀尚小,因此上一代與下一代的利益比較可以一致,觀點容易相近。若是下一代的年紀在50歳以後,此時他的孩子可能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因此他會有比較多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想要兼顧,像是配偶、小孩等,當利益的關係已經錯置,處理傳承就比較像是在處理人性的問題,若沒有一個共同上位的家族價值來作協調,是很難繼續傳承的。

建立一個能夠支撑家族與企業永續傳承的核心價值,使不同利益的各方能夠凝聚出一致的共識來,以共同達成傳承,是很重要的。可以說,家族企業若想永續,就需要以「價值」來作為基石,否則是不可能傳承超過一個世代以上的。

家族與企業分離 盡早討論

在另外一個家族企業永續傳承的過程中所採取的策略是家族傳承與企業傳承分離的型式,包括採取被併購及收購的型式全數(或大部分)出售給外部,不再保有控制權及經營權;採管理層收購的模式,將事業直接出售給專業的經理人來直接擁有及管理;或是採用上市櫃的方式,讓家族逐步淡出。無論採用何種策略,重點是,很多的企業,往往都是到了不得不分離的時候才作出決定,有時家族並不能取得一個很好的條件及價格,或是原來經營還不錯的企業卻隨著家族的退出而不得不結束營業。我認為,若是企業能夠提早把它放入經營的正式議題中來作討論,是能夠因應一旦家族無法繼續經營這個企業時,原有的企業還能夠順利地持續下去,而家族也能夠在合適的時間點漂亮轉身、退出或是轉換到另外一個平台,重新開創新的事業。

家族與事業是否要分離,是一生一次的機會,它並不是一件容易作下的決定,大多數是因為時勢或是找不到接班人,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家族往往會割捨不下上一代好不容易打下的基業,但家族也要思考的是:為什麼這個企業一定要由家族來經營?家族到底為何要持續擁有這個企業?

及早共商、家族共識、專業共榮

家族企業的傳承本身就是一連串的抉擇,從老店是否要朝向企業經營開始,包括家族企業是否要由家族來持續掌控或者經營?家族傳承的策略為何?家族要如何持續成長?企業如何利用核心競爭力,再創價值?如果下一代沒有興趣要接班,企業是否一定還是要由家族來經營?家族該如何退出及轉型?等等抉擇,在在都成為影響企業是否能夠邁向百年的關鍵。

要成就一個百年企業並不容易,要同時考量包括個人、家族、企業及社會的利益。而不論如何抉擇,家族企業要想持續長青,永續傳承,唯有讓家族間及早共商、有效溝通,以達成家族共識,同時,能與專業人才間共生共榮,方能有機會讓企業邁向百年!

© 2024 KPMG, a Taiwan partnership and a member firm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dependent member firms affiliated with KPMG International Limited, a private English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ore detail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KPMG global organization please visit https://kpmg.com/governance.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