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金融科技到抵御气候变化,香港正为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香港银行在规划未来时必须考虑两大因素:一是科技发展,二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银行要在充满不确定性且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这两个领域占得先机,保持领先。
科技方面,金管局推行的 “金融科技 2025” 策略是香港金融业面向未来的重要推动力。该策略于 2021 年启动,其主要关注领域包括全面推展银行数码化、开创新一代数据基建潜能、扩展金融科技人才库、为央行数字货币(CBDC)做好准备,以及为金融科技生态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金融科技 2025” 策略提供了一个全面框架,支持银行采用金融科技,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和提高运营效率。金融服务业适时采用金融科技,则可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在 “全面推展银行数码化” 策略下,财富科技、保险科技和绿色科技等解决方案纷纷出台。金管局还期望银行继续采用适当的合规科技解决方案,以更好地识别风险,提高监管报告的效率。
去年,随着 “金融科技 2025” 接近尾声,毕马威与金管局和Quinlan & Associates合作,编制了最新的 "金融科技推广计划",并于 2023 年 8 月刊发1。这份报告总结了金管局迄今为止在 “金融科技 2025” 方面进行的工作,并分享了对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采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调查结果。
该报告重点指出一些仍需改进的领域。例如,银行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之间的期望往往存在差距。为解决这些问题,金管局举办了一系列网络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现有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过程。
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银行开户流程往往极为冗长,同时涉及大量文件。然而,部分银行已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文件要求按风险类别进行分类,对风险较低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快速开户服务。
科技与人才
“金融科技 2025” 还推动银行采用更多新兴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AI)与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金融科技推广计划” 特别提及出现挑战的范畴,包括基于AI的全新解决方案与银行传统系统的整合,以及员工缺乏专业科技知识。通过对内部员工提供更多培训,并在金融科技公司部署解决方案后与之保持沟通,应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毕马威将继续支持金管局完善和推行 “金融科技 2025” 计划,并将于今夏稍晚时间发布一份以分布式分类账技术、区块链和代币化为主题的报告。
“金融科技 2025” 策略的另外两个重点范畴是创建新一代数据基建潜能和扩展金融科技人才库。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随着经济日益受数据驱动,香港必须建立基础设施,以处理和复核与日俱增的商业交易信息。商业数据通(CDI)于 2022 年 10 月推出,使银行更容易获取潜在客户的数据,加快审查和批准贷款申请的过程。
截至 2024 年 3 月,共有 40 多家银行参与了商业数据通计划,共处理了约 19,000 宗贷款申请和审查,估计批出了 170 亿港元的信贷2。然而,该计划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帮助银行扩大客户基础,特别是服务不足的中小型企业。
“金融科技 2025” 平台下的人才计划包括为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各种培育项目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以及专为研究生而设的金融科技先锋联网。这些措施有助扩充熟练的金融科技人才库。但鉴于科技人才短缺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问题,我们始终欢迎对培训和招聘工作提供进一步支持,以确保银行业具备落实科技的合适人才。
央行数字货币及其他发展
香港一直积极致力推进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参与了多个全球和本地项目,探索包括跨境支付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并于本地计划发展 “数码港元”(eHKD )(请参阅本报告有关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
除央行数字货币外,银行也在探索区块链和其他类型的分布式分类账技术如何帮助它们简化流程、促进整合,并通过尽量降低人工干预以减少错误和节省成本。银行首先需要确保分布式分类账技术与其当前的银行基础设施兼容,而且具备整合新解决方案的资源和技能。
银行还必须展示其已经采取行动应对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和第三方管理等方面的潜在风险。金管局支持银行在妥善管理潜在风险的前提下采用以分布式分类账技术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并正在逐一复核银行采用分布式分类账技术的建议。
支持创新
为确保香港的金融科技计划得以实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提供一系列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例如,当局通过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资金,对新解决方案进行试点,然后与银行合作促进商业化和采纳这些解决方案。目前已获得审批的项目包括风险管理以及与反洗钱工作相关的汉字姓名筛查。
在监管层面,最值得关注的是为支持虚拟资产发展而推出各种监管措施,以使香港成为该行业的全球枢纽。
对虚拟资产行业提供政策支持方面,香港是全球领先的地区之一,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发牌计划已于 2023 年 6 月生效。此外,监管机构还就不同议题分享指引,包括与使用分布式分类账技术有关的风险管理考虑因素、为稳定币发行人实施发牌制度的建议,以及开展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中介机构应达致的监管要求等。
香港的积极进取令全球虚拟资产行业瞩目。香港积极探索谋求新发展机遇的决心使其声誉渐浓,成为了兼具创意和前瞻性思维的地区。
在塑造香港形象方面,一年一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业的一项重要盛事。该活动由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投资推广署和香港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协办,吸引来自 100 多个经济体约 35,000 名业内人士参加。该活动不仅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个会面交流的平台,还让到访者亲身体验香港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环境。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和气候变化
展望未来,虽然关注焦点仍是最新的科技发展,但在制定未来规划时,银行不能忽视气候变化的影响。银行在提供资金协助客户过渡至低碳排放环境,以及提供绿色和可持续产品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防范实体风险和过渡风险外,随着全球各司法管辖区致力兑现其在《巴黎协定》中的承诺,银行还必须应对在香港和其他业务所在地不断变化的监管期望。其中,香港便以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目标。相信监管要求会持续演变,银行应为未来更严格的审查做好准备。
香港最近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促进加强采用与ESG相关的产品,并计划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披露生态体系。这个架构也为香港开发新的创新绿色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有助香港巩固其作为区内可持续发展翘楚的地位。
未雨绸缪,迎接未来的转变
过去数年,香港乃至全球的银行及其客户都接连受到冲击。疫情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而通货膨胀和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则为长期低息环境划上句号。
与此同时,气候威胁只会越来越严峻:2023 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在 6 月份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预计的更快3。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相信科技发展仍然一日千里,与此同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也将加剧。银行不可能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做好准备,但它们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以紧贴最新发展。
香港银行在协助客户物色最佳融资途径,从而过渡至更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并防范地球变暖带来的固有风险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外,香港银行也显然有机会通过开发创新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产品,巩固在区内有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银行应继续顺应科技变革的大势,采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从而完善和改革其服务和业务运作。通过推动科技和可持续发展,可确保银行和客户能为迎接未来做好准备。
[1] "金融科技推广计划":
https://www.hkma.gov.hk/media/eng/doc/key-information/guidelines-and-circular/2023/20230825e1a1.pdf
[2] 金管局商业数据通:
https://cdi.hkma.gov.hk/
[3]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年度至十年气候更新(2024-2028 年)》(WMO Global Annual to Decadal Climate Update (2024-2028)):
https://wmo.int/publication-series/wmo-global-annual-decadal-climate-update-2024-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