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应切合监管机构的期望,加强气候应变和ESG实践能力

去年9月,香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降雨量,突显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已迫在眉睫。金融服务业在降低气候相关风险,协助香港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中包括提供绿色和可持续的产品,并引领客户过渡至碳减排模式。

气候风险是备受香港银行关注的主要ESG议题。过去一年,银行积极就金管局于 2024 年 6 月前推行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做好准备。继2021年进行压力测试试验计划后,这次测试旨在让监管机构全面了解银行的气候应变能力,并将注意力同时放在实体风险和过渡风险上。

作为测试工作的一部分,银行审视了截至2027年的短期情景,其中包括与气候有关的冲击和经济倒退的情况。它们还探讨了截至2050年的长期情景,其中考虑到在缓慢过渡到低碳经济下出现更多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金管局目前正在分析测试结果,并将在适当时候向银行提供反馈。 

虽然银行纷纷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了压力测试,但它们不能满足于此。金管局预计,银行会继续将脱碳、净零过渡和防止漂绿等气候风险的考量纳入业务运营中。 

部分银行早已将气候风险元素纳入其日常运营,例如 “认识你的客户” (KYC) 要求中。许多银行还于强制培训计划加入ESG元素,并将气候风险纳入评核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 

尽管长期风险似乎尚未能产生直接影响,但银行应考虑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其未来应对气候事件的能力,例如管理其业务组合中不能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客户所涉及的风险敞口。

香港在其他ESG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银行和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最近发表的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参考了欧盟和中国内地的分类目录。业界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欠缺共识,一直是可持续金融面对的重要挑战,因此,全球准则趋同是业界乐见的发展。

这个分类目录将有助香港更广泛采纳可持续金融。银行对绿色产品和资产设有更清晰的定义后,便可更轻易厘定绿色贷款等产品的可持续性质。 

从投资产品的角度,金管局于2023年11月发布了一份关于销售及分销绿色及可持续投资产品的通知,对服务提供者的殷选准则、尽职审查及持续监察制定明确政策,就防止漂绿提供进一步的指引。 

香港交易所还完成了对香港上市公司在产品标签、开发和披露要求展开的咨询。这将有助银行了解与其合作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展望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和监管机构于今年3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发展可持续披露生态圈的愿景宣言。香港的目标是成为首批将本地可持续汇报准则衔接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的司法管辖区。这些准则将跨界别应用,包括上市公司、银行、基金经理和保险公司等,并以分阶段方式实施。

广泛来说,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均积极支持银行使用新兴科技方案,以提高效率和减低成本,同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不遗余力。

银行在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和政府期望方面遇到重重挑战,包括缺乏具有相关ESG专业知识的人才,以及难以进行与气候相关的长远规划。然而,银行在创新和建立新的ESG产品和方案上也满布机遇。

香港是亚太区内ESG领域的翘楚。政府和监管机构通过不懈的努力,展示它们致力巩固香港作为可持续发展中心的坚定决心,同时向国际投资者发出利好信号,并提高香港企业的竞争力。

财务业绩

根据各种指标比较图表中香港五类银行的业绩

业绩排名 | 持牌银行 | 虚拟银行 | 有限制牌照银行 | 接受存款公司 | 外资银行分行

置顶

Download PDF

2024年香港银行业报告



关于2023年香港银行财务绩效的报告



下载PDF (5 MB)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