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與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的2022全球企業永續論壇 【Road to Net-Zero 淨零排放】於今(16)日舉行,台灣企業研訓中心秘書長周麗芳也親臨致詞。周麗芳指出,2022 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的宗旨,在於號召社會各界倡議氣候行動,以” Road to Net Zero!”,迎戰氣候變遷衝擊。周麗芳提到,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22全球風險報告》,在未來十年,全球十大最嚴重的風險,環境風險即囊括五項,依序為氣候行動失敗、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喪失、人類行為導致的環境損害及自然資源危機。周麗芳強調,台灣在2050淨零排放的道路上充滿艱鉅挑戰,對策在於:政府零碳發展政策的明確引導;產業、住商及運輸等需求端的有效管理;零碳電力與負碳技術的如期到位;又企業與民眾齊心調整能源、產業結構與社會生活型態。
KPMG安侯建業永續長于紀隆表示,隨著世界走上解決氣候變化和生態崩潰的關鍵道路上,我們幾乎沒有時間可以拖延了!近來我們看到更強大的監測、管理和追究那些落後的組織和國家的行動框架逐一成形。例如:正在進行的全球溫室氣體(GHG)排放評估,將於一年後在阿聯酋舉行的COP28會議上提出,並將根據每個國家的最新國家氣候承諾(NDCs)的進展情況進行彙報。此外,國際永續發展準則委員會(ISSB)提出的新的永續發展準則將纂編一致性和可比較性的報告,今後企業將需負更大的責任。再者,各國當地監管機構開始在制定當地法律,並在起訴商業交易和宣傳過程中,頒布和執行兌現承諾所需的標準,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和 "漂綠 "的定義,也將變得更加清晰。這意味著加強監督的軌跡必定會加速,它將彰顯和區分那些正在做正確事情的人與那些不正確的人。
氣候變遷已經是國家及城市發展的風險管理與戰略佈局問題,未來產業都會面對到兩種風險,一個是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風險,一個是各國強化碳管制下的經營風險。企業接下來很可能被要求減碳甚至達到淨零,這是所有企業共同面對的壓力,也因此淨零跟減碳會變成是一個新市場,大家都有需求,誰能夠幫助大家做到淨零、減碳,就能掌握新的市場規則、新的機會。立法院永續發促進會會長洪申翰立委指出達成淨零的方法:一是前端的減量,像是減少浪費,提高效率,也就是需求方面的減量。二是電氣化,以前做燃料燃燒的,未來大家要想辦法轉成用電,為什麼用電?是要搭配第三,要想辦法最大化綠能的佔比。過去在工廠的各個環節能源的使用,可能用鍋爐,但未來就要把這些設備都電氣化,如果你的企業可以協助電氣化,就會是很大商機。四是無碳、低碳燃料,電氣化之外,還是有一些沒辦法轉為用電的燃燒,那燃料的改進就是必需的,例如航空業。最後,真的無法減的排放,才以負碳的方式儲存。台灣達成淨零轉型完善氣候法制是治理的重要基礎,在國發會公佈的淨零戰略路徑中,接下來也預計有很多氣候法規修訂的工作要展開,包括溫管法要大修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面對歐盟即將要視型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希望加速立法完善台灣氣候治理的法規基礎。
台灣德國北德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查驗員林世皇點出,自聯合國頒布17項永續發展指標(SDGs)到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及金管會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自2023年起,資本額逾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皆須撰寫ESG永續報告書,因應企業永續的 ESG 浪潮由此而生。林世皇表示,一份優秀的ESG報告書品質不但要符合準確性、完整性原則,報告書的平衡性與可比較性也十分重要,如此對於利益相關方關注議題就是做到回應性。
太平洋自行車股份有限公司林鳴臬董事長談台灣廠商在產業鏈內的定位與轉型策略時表示,要將產品的價值全面提升,並不能只靠單一廠商單打獨鬥就能完成。林董事長也不斷在營運的過程中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生產製造過程,結合ESG思想以達成企業上下全體力行。林董事長提及台灣眾多產業在生產運輸的過程中,的確產生供應鏈及產銷配置上出現『折返跑』的現象,因此過程中不僅增加了對環境的傷害,也加重了耗能使用。雖然生產自行車相較其他產業來得環保,但若沒有更加著重控管的力道,是沒法在減碳成效上更上一層樓。
樺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林建全表示,企業應積極發展綠色、數位、資安三種轉型,運用創新科技引導產業轉型,深化碳足跡管理的開發,並持續優化系統整合服務,例如在大數據下透過AI、ML演算法預測能源支出,提供碳盤查計算及優化建議,讓能源使用更為精準,打造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