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裡,越來越多的政府承諾實現 「淨零」,這意味著必須完全停止大多數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採取減緩措施來抵消剩餘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衝擊。這是世界共同面臨的大挑戰,需要每個人、企業和政府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因應COP26的協商,KPMG今(11)日發布全球首份 「2021淨零排放準備度指數」(Net Zero Readiness Index 2021) 研究報告,評估全球32個國家在實現淨零方面的進展。結果顯示排名從居冠到第十名的前十國分別是: 挪威、英國、瑞典、丹麥、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紐西蘭、義大利。第十到第十五的國家分別是: 南韓、西班牙、匈牙利、美國、新加坡。

淨零碳排

 此次「2021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受評的國家共32個,包括歐洲11國;北美2國;中美與拉丁美洲4國;亞太10國及非洲2國;中東地區3國。根據各國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的準備情況和能力進行排名,並對正在採行的有效戰略進行深入研究,期望能提供其他國家學習、仿傚和調整以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評比架溝包括「國家準備度」與「產業準備度」二類指標,「國家準備度」的指標包括: 國家承諾、過去的減碳成效、國家提供減碳的賦能環境等三大項;「產業準備度」主要針對電與熱、交通、建築、工業、農業/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改變/森林等五個排碳最高的產業,評估的指標包括: 產業的減碳現況、政府行動、減碳能力等三大項。

KPMG發現,儘管低碳轉型長路漫漫,但分析結果仍有樂觀看待的訊號。此次已有9個國家在法規中明訂淨零目標,還有10個國家發表淨零減排的目標。研究中更發現多數受調國家在2005年至2018年期間都減少了排放量,且多數國家成效顯著。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席于紀隆指出,先進國家的淨零行動,驅動出無遠弗屆的產業轉型,而且是系統性轉型,包括再生能源、電動車與氫燃料車等低碳運具、循環營建、低碳製造及智能資通訊科技等,這些不僅是低碳,更是新科技,新競爭優勢與新國力。

以排名居榜首的挪威,國家政策2030年的目標即是達成碳中和、運具電動化稅賦誘因極為領先、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也是全球第一、產業準備度排名居首。挪威是產油國,卻也已經成為再生能源的出口大國;清潔技術廠商數量居冠、在碳捕捉與貯存技術領域的投資金額最高。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曾國禓表示,隨著新技術解決方案、市場和政策機制,以及消費者行為等變遷,KPMG預期全球邁向淨零的進展勢將快速發展,而在COP26會議及之後預期會有更多的承諾和倡議出來,KPMG「2021淨零排放準備度」為全球提供國家與產業層級系統性檢視淨零轉型的架構,亦為全球的淨零檢驗掀起開端,未來勢必也將會引起更多人來關注此議題,台灣各界也可以此為借鏡提升投資與革新的動能,以加速台灣的淨零進程。

唯有整個社會改變行為,才能應對氣候挑戰。雖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對這個問題負有相同的責任,但正如COVID-19一樣,沒有任何人和國家是安全的,直到整個世界安全。故每個國家都應做出貢獻,要求個人、組織和國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合作,並以透明和誠實的方式來投入低碳的行列。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淨零是一個艱鉅的旅程,成不成與行不行有待時間考驗,從安侯建業開始倡議「碳帳不能當混帳開始」,我們就知道這是個無悔的旅程,沒有捷徑只有做中學,台灣必須跳脫高碳產業的舒適圈,才能藉由從低碳創新的能量中找到未來低碳優勢的新座標。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表示:「自牛津英語大辭典發布2019年度代表字- 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淨零碳排即是各國回應的重要行動。我們觀察到台灣企業近年自組聯盟,並積極回應國際倡議,而政府也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明訂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KPMG 作為台灣企業減碳推手,不僅長期關注國際減碳議題,並為台灣眾多企業量身打造減碳政策、揭露碳排放資訊,持續站在第一線與台灣企業共同面對低碳轉型。」

關於「2021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

KPMG為取得淨零排放議題的深入見解,特選定32個國家,主要來自已開發國家、G20成員、G20邀請的新興或大型經濟體、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以及已制定淨零目標的國家。本報告使用世界資源研究所對淨零排放的定義,主要係指將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盡可能地降至零,剩餘的排放物通過從大氣中清除等量的碳來平衡。此研究報告希望喚起全球對地球暖化所造成氣候變遷的省思,並採取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減排行動,否則將升溫控制在1.5度甚至2度的目標將是遙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