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首相兼財政部長安華.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於2025年10月10日正式公布《2026年財政預算案》,總規模達4,700億令吉。此份預算延續「昌明經濟」主軸,承接第十三大馬計畫(13MP, 2026-2030),重點投資於提升人民福祉、推動科技創新與區域經濟合作,並預計2026年GDP成長率為4~4.5%,展現穩定發展趨勢。
該案是安華政府連任後的重要財政篇章,政策延續穩健財政方針,同時聚焦數位化、人工智慧、綠色金融與高成長、高價值(HGHV)產業措施。該預算以「以民為本、以改革為導向」為核心,雖未推出大規模新稅制,但多項延長政策與細部調整反映政府希望透過稅務穩定與產業升級推動中期成長。
歸納《2026年財政預算案》五大關鍵議題如下:
一、 印花稅上調影響外資購屋成本
預算案中最受關注的變動之一是上調外國人房地產印花稅,自現行4%提高至最高8%。此舉將直接影響外國長期居留與投資購屋計畫,特別是「馬來西亞我的第二家園(MM2H)」申請者。
對有意在大馬投資或置產的外資而言,若計畫購置住宅作為長期停留或資產配置,於2025年內完成交易將能有效節省成本。KPMG亦預期,該政策短期內可能帶動高端住宅提前交易潮。
二、 股利免稅延長 穩定投資信心
政府同時宣布延長股利免稅政策,維持公司股東派發股息所得的免稅待遇,避免企業面臨雙重課稅。此舉對外資與投資人而言,有助於維持資金調度靈活性與資金回流。
KPMG指出,股利免稅的延續將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穩定度,並與政府推動高價值產業與吸引外資的長期策略相呼應。
三、 產業升級與高價值經濟推動
政府持續推進多項中長期策略,包括:
●《國家半導體戰略》(NSS)
●《2030新工業大藍圖》(NIMP 2030)
●《高增值、高成長行動框架》(HGHV Framework)
●《吉隆坡20行動計畫》(KL20 Action Plan)
●《國家人工智能政策 2026–2030》
重點聚焦高科技製造、人工智慧、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創投,並延長多項研發與技術投資扣除政策。政府亦持續提供中小企業低息貸款與營運資金支持,並透過農業自動化與糧食安全計畫,強化民生與基層經濟韌性。
四、 綠色金融與永續投資延續支持
在能源轉型與淨零目標方面,政府持續落實《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ETR)各階段計畫,包括擴大再生能源投資、碳交易機制與綠色融資方案。企業投資再生能源、節能設備或碳管理項目,可繼續享有稅務減免與融資支持。
五、 中小企業與包容性成長支援
預算案進一步強化中小企業(SME)融資與技術支援措施,包括延長貸款補助計畫、推動創投激勵及延長人工智能培訓費用稅務扣除。另一方面,政府未推出新稅制,而是維持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與銷售稅的現行架構,同時加強稅務遵循與透明度,提升政策可預測性。
《2026年財政預算案》展現大馬政府在「穩定財政」與「推動改革」間的平衡策略。印花稅上調與股利免稅延長,將直接影響投資人短期決策;而高價值產業與能源轉型政策則奠定中長期發展基礎。對企業與投資人而言,如何掌握政策落地速度與資源分配節奏,將是下一階段成功布局的關鍵。
(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