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第一季結束,企業陸續開始盤點本季業績達成情形,並滾動修正接下來的財務與業務規劃。每年、每季甚至每月,企業皆會預先評估外在市場變動與內在營運情形,設定目標與行動方案。隨著VUCA(Volatility 易變性、Uncertainty 不確定性、Complexity 複雜性、Ambiguity 模糊性)高風險時代到來、環境與社會的變遷愈來愈難以掌握,也需要開始想像既有的商業模式與經營方法需如何因應與調整!僅僅只是按部就班遵循國內外 ESG 相關準則要求,固然能確保企業當前不因減碳不符下游客戶要求、踩到法定勞動條件紅線等而損失訂單,但環境與社會議題龐雜且持續變化,若沒有全盤的檢視、聚焦關鍵項目優先回應,則企業乃至於產業皆難以穩健經營,更遑論搶得永續創新的先機。

為此,KPMG 推出FutureScape方法論,運用情境分析與系統性思考,陪伴企業著眼於未來(Future)的樣貌(Scape),進而以Future六大原則、Scape五大步驟,辨識出切身相關的關鍵永續風險、展開與篩選合適回應方針及行動,作為企業回應未來環境與社會情境變遷的超前部署規劃。有別於TCFD、TNFD等以環境為主的想像路徑,少子化、高齡化、城鄉差距擴大等企業過往較難具體想像其衝擊與回應方針的社會議題,更是FutureScape的主要思考關鍵範疇。如此繪製的社會影響力藍圖中,不再僅限碳中和、法遵或做公益,而是明確與企業的產品服務設計、市場與客群定位乃至內部經營管理相關,並設有量化指標能同時評估與追蹤每項行動背後的商業、環境與社會效益。

以食品批發業者為例,近期食安危機頻傳、消費者的健康與在地飲食意識亦持續提升,皆是此產業需要關注的訊號。若導入FutureScape方法論,則可協助辨識下列關鍵議題的回應策略與行動,以搶先協助下游客戶回應市場趨勢:

  • 食品安全:透過攜手上下游廠商建立溯源追蹤機制、強化產品評選條件,嚴格把關採購與銷售的食品來源及成分以降低食安風險,即使有相關事件發生也能快速追溯源頭,回應下游餐飲或通路鞏固消費者信任的需求。
  • 健康飲食:為協助下游餐飲或通路回應消費者健康飲食的期待,於產品評選條件中納入少鹽、少糖、低熱量、非基改、少添加物等標準,並要求上游廠商透明揭露成分內容,也提供下游客戶作為原料挑選依據。
  • 友善生產:市面上眾多小農產品、地方特色農產等顯示消費者意識正在改變,且可預期若持續以慣行農法、大宗壓低成本的方式生產農牧產品,未來自然環境資源將遭透支。因此,積極開發友善生產的食材、甚至鼓勵下游企業使用與推廣,不僅能協助餐飲或通路於消費者挑選產品時脫穎而出,也能避免未來生產斷鏈危機。
  • 包材垃圾:運輸過程中的塑膠、紙板等包材累積大量垃圾,傷害環境的同時也衍生清運處理費用。市面上已有愈來愈多包材減量甚或循環利用的設計,若能攜手上下游廠商於運輸倉儲過程中導入,則有機會大幅減少包材消耗。

例如法國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於2016年共同成立C’est qui le Patron (誰是老闆)品牌,即是看到歐洲的農戶在通路商過度削價下,導致生產高品質產品農戶面臨大量倒閉的問題,希望翻轉既有的盤商收購模式,建立更友善生產者、也符合消費者期待的供應鏈。至今,品牌透過集結消費者問卷投票決定的方式,已與超過3,000個在地生產者共同契作出32款友善環境、公平貿易的產品,於法國家樂福、Monoprix超市等7,265個通路銷售予超過1,600萬位消費者。由此可知,食品批發業者若能先洞察生產者面對的挑戰與消費者新興的偏好,即有機會協助餐飲、零售通路夥伴推出具特色的產品,也能穩定生產供應鏈。

ESG 不僅是當前市場的熱門話題,更是企業是否能長久發展的關鍵字。企業面對ESG除了遵循規範、盡量減少負面衝擊以外,亦需要確實將環境與社會的變遷內化製中長期商業模式的擘劃中,以確保能超前回應變遷,於降低風險、減少災損的同時,也開拓出無限的永續新商機。

李若寧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經理

張凱柔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副理

程芝榆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顧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