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面對著生態浩劫、社會不均與區域政治不穩定等永續發展挑戰下,市場對於使命型事業(Purpose-led business)的呼聲越來越高。過去談到使命(purpose)皆讓人聯想到慈善事業,但是隨著全球社會創新創業(Social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概念發酵下,更多的團隊企圖以商業模式來挖掘因應永續議題的解決方案,讓過往純以營利、非營利作為二分的界線將愈發模糊,而KPMG深信,經濟與永續發展根本不是兩難,只是誰先(永續發展)誰後(經濟發展)的決定。
使命型事業就是勇於將永續發展議題視為前提、己任,甚至是核心願景的事業。它們存在於各類型的組織型態,舉凡是:商業組織、非營利組織、合作社等,皆企圖在實踐使命的同時,善用經營管理強化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本文旨在介紹欲發展使命型事業的四大策略以及三種組織類型,提供團隊在建構使命型事業的第一步(策略鎖定)與下一步(組織類型設定)。
使命型事業的第一步:策略鎖定
辨別事業的發展重心是重要的,而KPMG提出了社會(Social)、環境(Environmental)、地方(Local)、文化(Cultural等使命型事業的四大策略,簡稱《SELC》架構(如圖),以協助使命型事業能夠在創立之初就鎖定其核心策略。
社會(Social)導向主要關注與人群相關的議題,目標透過挑戰、撼動體制,攜手社會上不同利害關係人打造多贏的共好價值。例如位於台中和平區泰雅族部落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後簡稱伯拉罕)為了解決部落人口高齡化問題,打破常見的移工居家照護模式,培育超過50為部落在地居家員,設計24小時不打烊的All In One共生型照顧服務模式,降低照護者負擔,也讓長者能夠安心在家終老。除此之外,伯拉罕也發現了地方本質課題,透過不同面向的解方設計一步步帶領部落變得更好,例如當地照服員因此獲得穩定收入得以改善生活、推動「友雞生活」方案倡議友善農法與長輩自我價值實現議題等,幫助偏鄉原民部落脫離既有就業與收入的困境。
環境(Environmental)導向以氣候變遷、環境破壞等為主要關注對象,期待以創新的方式串聯科技力為環保找到解方。例如官田烏金合作社透過循環經濟翻轉菱角廢棄物,菱角殼過去是台南官田令人頭痛的農業廢棄物,無法由清潔隊處置也難以自然分解,焚燒更會造成空氣汙染。直到官田區區長帶領團隊開發菱角殼碳化方法,打造炭化設備使菱角殼變成可以吸附異味、過濾汙水的菱殼炭,再透過與地區居民共組合作社賦予菱殼炭經濟價值,使廢棄物成為「烏金」,而合作社盈餘也持續回饋到在地發展。
地方(Local)導向聚焦地方發展,依循當地獨有的產業、地景、人文脈絡尋求增強地方韌性的創生契機。例如坐落於南投竹山蹲點15年的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因為看到故鄉文化漸漸消逝,開始返鄉打造「天空的院子」老宅民宿與「小鎮文創」幫助地方產業發展,成功讓廢棄已久的台西客運站變成社區鄉土教材,甚至連停駛已久的巴士都復駛。除此之外,何培鈞亦將台灣的地方創生經驗輸出國際,成立「亞洲創生數位匯流中心」彙整地方團隊經驗與日本、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交流。
文化(Cultural)導向目標將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進行保存、維護以及宣揚,使不同族群、世代之間可以在文化轉譯的過程中形成歸屬感並創造商業價值。例如長期深耕東南亞移工議題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協助在台移工能保有其自身文化的同時也能認同台灣文化,設計符合移工需求的學校課程與線上學習平台,已有超過7萬位移工參與學習社群。同時,One-Forty持續藉由不同的方式讓台灣人更認識移工的故事,減少偏見和刻板印象,創立7年來已有超過5萬名台灣民眾參與倡議活動,創造不同文化間能同理並相互感受的溫暖社會。
使命型事業的下一步:組織類型設定
在有了策略方向之後,可以透過三種組織類型打造使命型事業,包含商業組織、非營利組織、合作社:
商業組織雖以獲利作為主要驅動力,但不至於與使命互斥。只要透過商業模式設計,不論規模大小皆可以朝向使命型事業發展,例如國外戶外用品品牌Patagonia重視自然永續發展,提供產品終身免費維修服務,減少資源浪費並捐出1%地球稅、荷蘭解決奴工問題的東尼寂寞巧克力、台灣協助店家上架銷售即期食品進而解決剩食議題的TasteMe、回收廢棄牛仔布料製成時尚服飾的StoryWear等,都是使命型的事業。若要選擇商業組織作為使命型事業發展的團隊,其行動方案多數來自於創造一個有市場性的產品或服務,同時間組織成員期望透過效能營運來達成財務面的報酬。
非營利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這種組織類型的設立精神本身就是以環境、社會、地方或文化等永續議題為核心。在台灣可依照組織成立基礎分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為以會員為成立基礎的協會、財團法人為以財產為成立基礎的基金會。非營利組織大多靠捐款或專案款項維運,也有部分透過商業模式獲得市場收入。無論捐贈或者營業收入,非營利組織依法必須將其結餘留用於組織之中,不得像商業組織一樣得進行盈餘分配。因此,以非營利組織作為事業發展的團隊,通常耕耘的是公眾對於理念的支持與信任,而不以規模化成長為主要考量。
合作社兼容了前面兩者的特質,經營上實踐民主精神(一人一票為治理及決策依據),每個社員的聲音同樣重要,而因為合作社社員是股東(經營者)同時也可能是生產者或消費者,因此在營業上目標以社員間的利益共享為原則,為的是讓社員謀得最大利益,並實現共同使命與經濟。像是國內的主婦聯盟、嘉南羊乳、宜蘭行健有機村、高雄杉林布包都是以合作社形式存在的團隊。若要選擇合作社作為使命型事業選項的話,最重要的是在經營上必須要有貫徹民主精神、分享共同利益的決心,這樣才能在營運過程中創造社員的共同成長,否則容易陷入溝通成本過高,卻沒有營運效能的窘境。
使命型事業讓我們在不利於全球永續發展的商業環境中,看到了一盞證明永續、經濟不再互斥的明燈。無論我們原本關注的是哪一個面向的永續議題,皆可以參考《SELC》的四種策略找到事業的關鍵定位,再依照不同的經營需求,選擇組織型態,進而實踐使命、創造改變世界的新動能!
邱瑾凡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