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metaverse)一詞近期炒得沸沸揚揚,相關題材也陸續出籠。但這幾年虛實整合的議題,每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些新的熱搜關鍵字,但多數最終卻也都消失在湍急的資訊洪流之中。

「元宇宙」會是企業未來的發展剛需嗎?企業又應抱著甚麼樣的角度審視呢?現階段人們對於「元宇宙」尚未達到具體有共識的定義,一些概念也仍在發展中。但我們仍可透過檢視現有的已發展的三大應用場景,與讀者探討之。

應用場景1:遊戲與工作場域的再想像

目前「元宇宙」的應用主要在遊戲、VR/AR與社交等領域。

簡單來說,人們可以透過穿戴式裝置進入虛擬世界,並透過自己的虛擬化身從事各種活動。想像自己投身在虛擬實境的場景中購買、升級配備,過關斬將後一路成就解鎖,甚至在「元宇宙」中跟朋友聚會、逛街等。

像是美國饒舌歌手Travis Scott就在線上遊戲「Fortnite」裡舉辦了虛擬實境的音樂會-ASTRONOMICAL,其中提供了如深海或是太空的異想場景,僅在開播後短短十分鐘就吸引了123萬人的流量,「Fortnite」也在當月的註冊人數爆增了600萬人並創造了約4,400萬美元的營收。

另一方面,因為新冠疫情的爆發,遠距辦公關係也催化出新工作形態的新需求。

根據KPMG近期的調查,未來工作型態彈性化是許多企業主管積極構思的議題,然而,許多人也都意識或是親身經歷到,現在的遠距辦公的技術仍有許多限制以及不足之處,當團隊不在同一溝通場域,但需完成一樣的工作品質,是有一定難度。

有鑒於此,近期更名為Meta的Facebook(臉書),也宣布透過「Horizon Workrooms」的虛擬辦公室功能,讓員工能在線上face-to-face交談和互動,甚至可以看見自己雙手的動作,讓與會者可看見討論的工作文件和剪報內容,就像實際在會議室參與討論一樣。

而微軟也宣布,最快 2022 年上半年,將可透過 Mesh for Teams 體驗到沉浸式開會,跟同事的數位分身一起進行虛擬協作。在未來,企業可以觸及的人才也將有機會更廣泛且擺脫地域上的物理限制。

應用場景2:商品的延伸與再加值

稍早提及的遊戲「Fortnite」除了演唱會,也靠收取玩家間交易的手續費,開創新的商機。

玩家們在透過打怪或是完成某些任務而得到由「Fortnite」打造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不管是角色或是造型 (skin),玩家們都可以在「Fortnite」經營的市集進行交易,而「Fortnite」僅會收取部分的手續費用,創造龐大的商機。

過往,這種「放棄」版權的作法,對於迪士尼、Marvel或是DC這種傳統專門打造IP的公司,是從未見過的作法。

另外,被視為「元宇宙」遊戲先驅的平台Roblox也表示,約有20%的玩家每天都會更換他們的遊戲頭像。隨著人們在網路上交流的頻率增加,數位奢侈品的商機也預估將一併成長。

許多奢侈品牌,也都開始在虛擬世界中投入販售的行列。Gucci就已在Roblox中推出要價 35 萬 Robux 幣(約 4,100 美元)的數位版包款-Dionysus,甚至比現實世界的售價 3,400 美元還高。據Marketwatch報導,到了 2030 年,奢侈品在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可能高達 500 億歐元(約新台幣 1.6 兆元)。

應用場景3:企業效率的優化與再進階

伴隨著模擬技術的進步、網路效率的快速提升以及「元宇宙」逐步地被實現,全球知名 Anheuser-Busch 酒廠,也將運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的技術,模擬釀酒廠如何提升其供應鏈、生產與營運管理的效率。

Anheuser-Busch InBev 將打造與真實廠房同步且一致的虛擬廠房,每日更新和複製供應鏈的數據,讓釀酒工人可調整各種環境條件、確保與提升包裝機器的運作效率。

而位於加拿大的大英國協體育場(Commonwealth Stadium)也打造了虛擬的體育場,用來模擬場館的因應不同活動性質的規劃,從設計概念模擬、供應商組裝順序、人流動線、災難演練、座位規劃、賣店選點、停車格管理、工作人員調派等,都可以利用數位雙分身的技術,大大的提升營運效率與降低管理風險。

「元宇宙」若是未來,而你在未來的定位是什麼?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到2024年可能增加至8000億美元。

「元宇宙」背後的概念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的環境,讓我們原本可能需要實際到現場做的事情轉為遠距離即可完成。透過元宇宙,我們可以打破距離及時間的限制,大幅的節省時間並維持不錯的體驗。這也就是臉書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都爭相開發元宇宙的原因之一。

但是,KPMG認為打造「元宇宙」仍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資源投入,且尚需不同產業的公司共同合作。舉例來說,光是如何讓大量使用者能同時且即時的互動,這其中存在的語言障礙和延滯等問題,就已經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另外,對於實際使用上的技術,會是AR/VR還是MR?AR的問題是不夠真實、VR是裝備過於笨重、MR則是成本過高,如同Space 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所說,沒有人會想要整天把螢幕綁在臉上。種種限制,現階段相信消費者是難以買單的。

KPMG建議,與其一頭熱的跟風,企業現在需要思考的是評估現行的商業與獲利模式,去思考自身未來在「元宇宙」的定位、角色和市場切入點。

元宇宙未來是否會大爆發沒有人可以預測,但確定的是,科技的力量對企業及人類社會的改變肯定會加快。

我們也建議企業對於科技的投資應該分層次──有些投資是快速且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有些則是接軌未來的策略,需要長遠的觀察和思考,才能對企業達到最佳的效益,創造自己的真宇宙。

(本文轉載於2022-01-06遠見雜誌)

Wayne Lai

數位長, 顧問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

KPMG in Taiwan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