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網購平台的競爭愈顯激烈,加上跨境電商來勢洶洶,業者不斷創新消費機制,近期最受矚目的便是「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以下稱BNPL)的消費模式。透過BNPL,消費者可先享受、後付款,但你真的需要嗎?

如同字面上所述,先買後付(BNPL)意即消費者可先取得產品服務,在一定期間後再將錢付給BNPL公司,付款方式可分為一次付清及分期付款。

由於BNPL業者本身並非金融機構,提供給客戶的購物額度無須透過一般的聯合徵信機構查詢,而是藉由業者自建的風險評估模型給予額度。

BNPL到底如何運作?

主要的獲利來源除了來自消費者逾期繳款利息收入之外,也會跟電商平台業者收取一定的服務費。而隨著消費者數據的大量蒐集,未來也有可能會演化出新的商務模式。乍聽之下,BNPL運作模式似乎就跟一般無卡分期一樣,為何卻一躍成為金融科技的關注焦點?

一、讓金融小白也可以信用消費,加速實現普惠金融

過去沒有信用及工作紀錄(俗稱金融小白)的年輕人,光是要申辦信用卡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BNPL就像是一道曙光,讓金融小白們即便是被金融機構拒於門外,也能利用這個新工具信用完成消費,累績個人信用資產。同時,這也有機會讓普惠金融的理想有機會得到實現。

二、提供信用不佳、收入相對不穩定的消費者新契機

疫情期間,許多人的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手上的現金周轉相對比較吃緊。另一方面,針對過去在金融機構端信用相對不佳的族群,銀行難以再提供信用額度。BNPL無疑是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讓這些族群重新擁有使用信用工具的新契機

三、無摩擦的便利支付體驗

BNPL帳號開通簡便容易,國外業者甚至僅須透提供手機號碼便可完成註冊,快速開始使用BNPL。這樣便利的支付方式,將有助於降低消費者在購物流程的摩擦力,並提升完成購物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市場在高度競爭下,除了客戶經營成本逐年升高之外,要獲取新客更是愈發困難,有鑒於此,全球金融科技新創、電商等都紛紛瞄準此項服務,期能為營運帶來新契機。

例如美國Paypal斥資鉅額併購日本獨角獸Paidy、高盛以22.4億美元併購GreenSky公司提供住宅修繕分期付款服務,Apple、Amazon等科技龍頭,近期亦紛紛與新創攜手合作,進攻BNPL市場。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大關瑞典金融支付獨角獸公司Klarna,2020年第四季度在美國應用商店中購物類APP下載次數擠進前10名,Business Insider亦預估2021年底Klarna將在美國擁有48.6%的BNPL用戶;在他們的大本營-歐洲,Klarna的下載量更占了BNPL服務商類別的64%,大幅領先其他先買後付的金融支付工具。

Klarna目前在全球已至少與25萬家的零售商合作,其中包含Nike、H&M、Sephora、Samsung、IKEA、Spotify等,除了拓展的電商夥伴外,Klarna也積極向傳統金融機構招手,期望建構更完整的金融生態圈。

BNPL便利性背後所帶來的隱憂

雖然BNPL支付服務取得便利,但背後仍潛藏風險,消費者使用前務必謹慎思考,評估自身消費能力。

根據美國媒體The Ascent於2021年第一季的調查統計顯示,有56%的美國消費者表示至少使用過一次BNPL服務進行消費支付,此數字相比於半年前的調查成長了近5成,其中在18-24歲(Z世代)消費者中成長率更達62%。

在調查中更揭露了一項值得思考的現象:28%的用戶不將BNPL視為一種債務,在Z世代中此項數值也到了40%之高。

特別是BNPL無需太多條件審核即可輕易獲取消費額度,很容易造成對於網購無招架之力的「剁手族」過度消費的情況。而屆時若無法按時繳款,BNPL產生的違利息可能比信貸還要更高,也勢必造成新的社會議題。

BNPL在台灣市場的挑戰

BNPL的興起,也讓台灣的相關業者相繼投入,像是台灣的本土電商巨頭-PChome,在9月下旬宣布入資廿一世紀數位科技,積極切入先買後付相關領域。 

然而,根據KPMG觀察,BPNPL在台灣市場要能成功,仍有一定的挑戰。像是台灣相比歐美地區取得現金更為便利,在便利商店、捷運站等處均設有ATM,現金隨手可得;而台灣支付方式越趨多元,各種電子錢包(如ApplePay、PXPay等)、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及行動支付(如街口、LinePay)皆可供民眾在支付時做選擇。

若要利用BNPL支付模式加入支付工具戰爭,勢必得帶來更顛覆式的創新,若僅承接既有的延遲付款模式,相當可能僅止為曇花一現的話題。

而倘若BNPL市場持續擴大,傳統金融業與新創科技公司相互競合的局面,也將更為白熱化。

即便傳統金融業在台灣屬於特許行業,受到政府高度監管,在新興議題上較難做出即時有效地反應,但論技術與能力,銀行要做BNPL一點都不難,除既有龐大客戶及配合商家資源外,目前已有帳務分期和帳單分期兩種延遲付款模式能參考借鑒,關鍵就在於要不要做以及如何切入而已。

除了傳統金融業外,支付業者、電商、連鎖商家也可能陸續加入戰局。但是由於BNPL的潛在使用客戶本身就是比較特殊的族群,業者如何對償債風險的有效評估、後續是否因過度信用消費引發類似幾年前雙卡風暴之亂象?監管制度又如何跟上腳步,都值得我們深思。

重點是「無摩擦」的購物體驗

電子商務在這幾年固然蓬勃發展,但卻也面臨高度競爭,特別是在這個資訊接近完全透明的年代,更是容易陷入價格戰。

從筆者的觀察,平台如果要能夠勝出,不僅是提供簡便的支付工具這麼簡單,而是必須營造真正無摩擦的購物體驗,更全面的思考不同客群需要的購物旅程,在不同的購物節點給予最有溫度的服務,才是勝出的最大關鍵。

(本文刊登於 遠見雜誌 2021.12.09)

Wayne Lai

數位長, 顧問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

KPMG in Taiwan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