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延燒,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製造業供應鏈轉移、布局海外第二生產基地,已是刻不容緩。身為全球第三大工具機廠的友嘉集團,目前在全球15 國,共擁有39 個工具機品牌、52 個生產基地、95 家公司,早在2000 年便開始布局海外第二,甚至第三、第四生產基地與終端市場。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面對疫情下的斷鏈危機,台灣工具機產業以出口導向,如何積極海外布局設廠、併購,從過往的長鏈,轉為現地供應的短鏈,將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併購世界級品牌,提升核心技術與現地供應效能

「運用世界級的品牌價值,讓企業集團核心技術升級,不僅深入全球市場,更提升企業應變力與競爭力。」朱志洋回顧20 年來的海外布局策略,最先併購日本SAKASAKI(1999) 與美國SMS(2007) 等百年企業,2009 年金融海嘯危機,他逆勢入場,在2010 ~ 2011 年間陸續併購義大利RAMBAUDI 等工具機品牌。而後每年加碼併購力道,2015 年更一舉併購11 家的速度,囊括美國與歐洲德國、義大利、瑞士、匈牙利、法國、俄羅斯,以及亞洲南韓、印度、日本等地工具機品牌。朱志洋不諱言,企業併購海外品牌,或是台商前進東南亞設廠,都將面臨人力管理、文化與法規的挑戰。友嘉整合兩岸及海外品牌、技術、客戶等資源,建立完整的全球併購版圖架構,正是20 年的經驗累積。

「友嘉集團在歐美亞洲市場布局成熟,下一步將進軍土耳其、俄羅斯,持續深耕市場戰略位置。」朱志洋指出,友嘉因有歐系品牌支持,可避免被定位為台灣品級價格,相同機種售價可提高5 倍以上。同時,部份歐系機種移至台灣生產,並由歐洲提供設計、來台監督生產流程及零組件標準,成本降低六成以上,讓製造、與品牌兩端價值的微笑曲線同步升級。

因應全球智慧製造時代的到來,友嘉集團自2015年開始投入研究,2016 年成立智慧製造事業部,並集結友嘉集團全球37 個工具機品牌、17 家合資公司等之能量與技術,2021 年更創建了全球首座5G 專網智能未來工廠。朱志洋表示,友嘉與中歐計畫FOF 以未來工廠概念進行部署,來自英國等五國的七家企業參與中歐計畫,推動工廠自動化及無人化,並以友嘉集團旗下岩田友嘉新竹廠為實驗場域,2020年完成工廠驗證。「透過物聯網技術,提供遠端診斷及維護保樣的機制,AOI 光學檢測取代人工目視流程, 減少25%檢測時間,產品良率提升16%,降低生產成本二成以上。產線人員客透過AR 智慧眼鏡執行遠端協作,工作效率預計提升15%,減少檢修與維運成本二成。」當疫情下的人員移動管制成為一大挑戰,無人工廠及自動化整合的需求大幅提升,驅動未來工廠的方向。這項智能遠端科技,也成為友嘉將歐美品牌工具機技術移轉至台灣生產的助力之一。

面對氣候變遷的風險,朱志洋認為,台灣屬於出口導向經濟,一旦歐美對環保減碳的規範趨嚴,必導致臺灣產品和服務無法走向國際,或須負擔碳稅而成本上升,競爭力勢必隨之下降。「台灣若能掌握既有優勢,建立零碳智慧產業生態,將可打造淨零時代的競爭力。」

朱志洋認為,企業碳管理有四大動力:國際公約、政府法規管制、供應鏈管理、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從巴黎氣候協定、國內的溫管法及氣候變遷法,到Apple、Google 等跨國企業都嚴格要求供應鏈從設計、生產到服務端的全生命週期必須推動減碳,以及市場投資人包括長線基金等,在投資企業標的時,也將碳揭露及「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評比列為重要指標,在在顯示企業碳管理的必然。

不只減碳管理,打造台灣綠色轉型供應鏈

企業如何做碳管理?朱志洋建議,先碳盤查與設定減碳目標,找出碳足跡所在的製程,藉以明訂碳排放的絕對減量目標以及再生能源使用比率。再來,低碳或零碳排的管理策略,包括企業能源管理、員工行為改變、製程改變、低碳分析等等,推動過程中也可找到創新契機。最後則是擴大減碳影響力,與地方合作投入能源效率提升,並且發展因應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減碳。

台灣的產業實力也將成為減碳大未來的優勢。朱志洋指出,世界電動車品牌特斯拉有7 成供應鏈來自台灣,後來BMW、賓士轉型走向電動化時,也來台灣尋找供應鏈廠商。「我們有機會建立全球性的綠色品牌,以台灣供應鏈,提供世界需要的綠色解決方案。」朱志洋也建議政府,盡快對國際宣示展現減碳決心,提出產官合作的零排放策略,包括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實踐產業能源與經濟轉型,更能積極參與電動車、智慧電力、儲能電池等全新商機,迎接綠色轉型的零碳社會。

友嘉集團總裁 朱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