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席执行官持续加码人工智能与人才投入,引领企业逆风前行

全球调研核心发现:

  • 人工智能仍然是企业的一大投资重点,69%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10%-20%的预算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 然而,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跌至68%,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尽管经济持续承压,92%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员工人数。
  • 70%的首席执行官担心面临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同时77%表示将员工技能提升视为一项关键挑战。
  • 61%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有信心在203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较2024年的51%有显著提升。

 

中国数据亮点:

  • 88%的中国首席执行官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有信心,较去年大幅提高17个百分点,并创近年新高。
  • 26%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将推进业务数字化、互联化转型作为未来3年企业的首要战略举措,这一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8%。
  • 人工智能应用价值已初步兑现,86%的中国首席执行官预期人工智能投资回报期在三年之内,远高于去年的18%。其中,更有20%认为不到一年就能看到实施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
  • 55%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将合规与报告标准列为优先事项,以满足投资者和监管要求,高于全球51%的比例。

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显示,首席执行官对全球经济的信心已降至五年来最低点。在此背景下,为维持并推动未来增长,企业领袖正将战略投资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建设与风险韧性等三大领域,以期支撑和驱动未来增长。

这项对全球1,300多位首席执行官的年度调查显示:面对持续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经济不确定性,首席执行官对经济前景普遍持谨慎态度。

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正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众多企业正积极调整增长战略,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势。目前,仅有68%的首席执行官对当前全球经济走势抱有信心,低于去年的72%,并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同时,中国首席执行官们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分化显著:对未来三年全球经济增长较有信心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占比为58%,较去年大幅下降13个百分点;而88%对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较去年大幅提高17个百分点,并创近年新高。

Bill Thomas

毕马威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ill Thomas表示:

开引号

我们的调查显示,首席执行官正在通过对于技术、创新、人才的大胆投资,在变革中寻求机遇。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企业在创新与责任之间需要取得谨慎平衡。首席执行官对人工智能的回应正是这一点的体现——企业领导者认识到他们在拥抱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妥善处理对伦理道德、监管、技能提升及人才获取等方面的担忧。

最终,那些能够驾驭市场波动,并将投资精准投入在聚焦于自身正确战略要点领域的企业领导者,方能把握机遇,行稳致远。

关引号
邹俊

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表示:

open quote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贸易需求总体上升,然而在地缘冲突与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实现稳定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首席执行官们对全球经济的信心已降至五年来低点,但对自身企业的发展信心依然稳固。

这一反差体现了企业战略重心从外部环境向内生动力的转移——通过对人工智能、组织变革与风险韧性的战略性投入,主动构筑发展“护城河”,实现从 “生存韧性”向 “发展韧性”的跃迁。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在重重考验中稳步向前,特别是一系列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提振了社会预期。在调查中,高达88%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对未来三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占比较去年大幅提升。

此外,中国首席执行官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认同显著提升:高达86%的受访者预期可在三年内看到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远高于去年的18%。这一信心的飞跃,标志着人工智能的价值兑现正在加速进行,并将深刻重塑未来产业竞争格局。

展望“十五五”,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生态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将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close quote

在不确定性中前行:首席执行官积极适应,稳步迈进

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企业领袖仍持审慎乐观态度,绝大多数首席执行官将人才投资视为回归增长轨道的关键。92%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员工数量;许多企业对盈利稳健增长普遍保持乐观,并购意愿持续强劲。具体而言,40%的首席执行官预计未来12个月的盈利增幅将超过2.5%,89%预计将开展并购活动。在实现增长的道路上,主要潜在阻碍与去年基本一致: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79%)、AI人才储备与AI技能提升(77%)以及将AI与业务流程有效融合(75%),仍是最大挑战。

经济和地缘政治动荡正促使首席执行官重新审视其领导力与战略布局。尽管大多数(72%)受访者表示已对增长计划作出调整,但对于“应对当下瞬息万变且难以预测的环境,最核心的领导能力是什么”这一问题,首席执行官们的意见仍然存在分歧:26%认为关键在于提升敏捷性与决策速度;24%强调加强沟通透明度;另有23%则主张将风险识别、优先级划分与风险管理能力列为首要任务。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是重点部署方向

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首席执行官正加倍投入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近四分之三(71%)的首席执行官将人工智能列为2026年的重点投资领域,其中69%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10%至20%的预算投入该领域。

为了让人工智能未来深度参与企业经营,中国企业目前或正在加快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26%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将推进业务数字化、互联化转型作为未来3年企业的首要战略举措,这一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8%。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价值的初步兑现,全球范围内预期人工智能投资回报期在三年之内的首席执行官达到67%,中国这一占比从去年的18%大幅提升至86%。其中,更有20%认为不到一年就能看到实施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

然而,人工智能在全球的加速普及也给董事会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席执行官们对其伦理影响(59%)、数据准备度(52%)及监管缺失(50%)等关键问题深表忧虑。不过,一个明确的共识也正在形成:健全的治理框架将是人工智能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首席执行官也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成功普及有赖于其落地成效。当前,企业的主流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部署路径。尽管对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的忧虑依然存在,61%的首席执行官依旧表示正在积极招聘具备人工智能及综合技术能力的新人才。与此同时,四分之三(70%)的首席执行官对人工智能人才竞争表示担忧,77%将员工技能提升视为关键挑战,这都突显出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从企业的实际行动来看,在中国,有56%的首席执行官正积极与员工沟通人工智能对岗位的影响,这一比例高于全球的46%。

同时,中国首席执行官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对其中长期经营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企业在前期大量采购、部署算力、算法和数据基础设施。根据本次调研,79%的中国受访企业对这一高企的技术基础设施成本感到担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气候信心持续攀升

尽管各地区对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毕马威《2025年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领袖仍坚定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且对实现这些愿景的信心正不断提高。

目前大多数(61%)首席执行官对在203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充满信心。这一信心的显著提升,表明企业界对实现长期气候目标的信念正日益增强。

55%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将合规与报告标准列为优先事项,以满足投资者和监管要求,高于全球51%的比例。

关于毕马威《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

这是毕马威第11次发布《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基于2025年8月5日至9月10日期间对1,350名首席执行官进行的调查,以独特视角剖析了全球首席执行官的思维模式、策略和规划战略的转变。

所有受访者海外公司的年收入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访谈对象包括来自11个主要市场(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12个主要行业(资产管理、汽车、银行、消费与零售、能源、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保险、生命科学、制造、科技和电信)的首席执行官。

注意:由于四舍五入,部分数字合计可能不等于100%。

传媒查询

刘一
直线:+8610-85085068
电邮:ann.y.liu@kpmg.com

孙玮
直线:+8610-85085119
电邮:kw.sun@kpmg.com 

联系我们

关于毕马威

毕马威在中国三十一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合伙人及员工超过14,000名,分布在北京、长春、长沙、成都、重庆、大连、东莞、佛山、福州、广州、海口、杭州、合肥、济南、南京、南通、宁波、青岛、上海、沈阳、深圳、苏州、太原、天津、武汉、无锡、厦门、西安、郑州、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毕马威于1945年在香港开展业务。1992年,毕马威在中国内地成为首家获准中外合作开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毕马威成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中首家在中国内地从中外合作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的事务所。

毕马威是一个由独立的专业成员所组成的全球组织,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专业服务。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的成员所以毕马威为品牌开展业务运营,并提供专业服务。「毕马威」可以指毕马威全球组织内的独立成员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毕马威成员所。

毕马威成员所遍布全球142个国家及地区,拥有超过275,000名合伙人和员工。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毕马威成员所独立承担自身义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