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倡策略性財政措施 提升香港競爭力

建議開源節流 吸引企業及人才

建議開源節流 吸引企業及人才

2025年2月18日,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 —— 畢馬威就香港特區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推出多項開源節流措施,並透過支持創科及數碼經濟發展,吸引企業及人才來港,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

畢馬威預測,香港特區政府在2024/25年度將錄得897億港元赤字,主要因土地相關收入和印花稅收入未達預期所影響。儘管如此,畢馬威估計,截至2025年3月底,香港的財政儲備仍將維持於6,450億港元的相對健康水平。鑑於當前外圍經濟環境的挑戰,以及不斷演變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衝突,畢馬威建議政府開拓多元收入渠道並提升開支效益,同時持續吸引企業及人才,以維持香港中長期的競爭力及財政可持續性。

Timpany John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稅務服務主管合夥人譚培立(John Timpany)表示:

open quote

香港具競爭力的稅率以及簡單稅制,相較其他司法管轄區仍然具備吸引力。然而,政府有必要透過全面檢討稅制等措施多管齊下,開拓收入來源及精簡開支。考慮到國際稅務環境不斷變化,而香港已多年未進行全面檢討,是次檢討應涵蓋本港稅務框架,以及現行針對特定行業及在職家庭的稅務優惠措施,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

close quote

在開源方面,畢馬威建議檢討及調整政府公共服務收費,包括將飛機乘客離境稅由120港元調升至150港元,該稅項自2003年以來未曾調整。此外,畢馬威提議研究向非本地數碼服務供應商徵收2%至4%的稅項。

在節流方面,畢馬威主張重新檢討「二元優惠計劃」,例如設立每月200港元的補貼上限,以鼓勵受補助長者善用津貼,同時繼續支持銀髮經濟。

梁愛麗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梁愛麗表示:

open quote

為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和財富管理首選地的吸引力,我們建議擴大稅務優惠的適用範圍,將虛擬資產、古董和藝術品納入合資格交易範圍。

close quote

何家輝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何家輝表示:

open quote

地區總部的設立有助推動經濟增長,以及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及金融中心的角色。畢馬威建議政府加快完善航運稅務優惠政策,並繼續推廣香港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拓展亞太區業務的重要橋樑。

close quote
李智深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政府及公共事務主管合夥人李智深表示:

open quote

在推動開源節流的同時,政府亦應加強社會福利、改善公共服務及促進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實現多方面的平衡。為支援本地企業及民生,畢馬威建議向透過祖父母 / 外祖父母或家庭傭工照顧16歲或以下子女或殘疾受養人的在職父母,提供50,000港元的免稅額,以減輕其經濟負擔。此外,我們亦提議為首次置業人士提供較低的從價印花稅率,適用於價值600萬港元以下的住宅物業。

close quote

-完-

傳媒查詢

黃穎婷
電話:+852 3927 5810
電郵:iw.wong@kpmg.com

郭蘊樂/黃穎怡
哲基傑訊
直線:+ 852 3103 0123 / + 852 3103 0113
電郵:KPMG@cdrconsultancy.com

联系我们

關於畢馬威

畢馬威在中國三十一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14,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春、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南通、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無錫、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畢馬威於1945年在香港開展業務。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在中國內地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組織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2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75,000名合夥人和員工。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植根香港八十載

2025年,畢馬威慶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八十周年。畢馬威自1945年起紮根香港,為首家在本港建立業務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八十年來一直與政府、監管機構及商界攜手合作,協助建設香港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及金融中心。憑藉這份合作無間的夥伴關係,畢馬威與客戶和本地社群建立了長久的互信基礎,成就畢馬威「80年的信任」的核心價值和周年誌慶主題。

Celebrating 80 years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