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

香港银行应努力加强其风险管理和预警系统,以应对信贷风险挑战

虽然香港银行业在过去四年中有效地处理了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的违约问题,但依然面临着充满挑战的信贷环境。内地经济的放缓、新冠肺炎疫情使办公室需求持续低迷、本地居民和内地游客消费行为的转变,以及近期美国贸易关税的不确定性,使香港经济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对香港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波及开发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为此,金管局积极鼓励银行根据《香港企业财务困难处理守则》1为陷入困境的借款人提供支持。与以往不同,此轮问题由于银行从战略角度出发,积极与客户商讨再融资和重组,因此到目前为止暂未广泛对不良贷款实施强制执行措施。这有助于避免在市场萎缩时因强制出售资产而导致螺旋式恶性下滑。

然而,只有当借款人能够产生足够且可持续的现金流,以支持其债务并提供与风险相应的回报的情况下,再融资和/或重组才有价值。目前,在此类商讨的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期望往往存在差异。银行对此仍持谨慎态度,因为房地产销售不旺使当前市场难以确定抵押品价值。而借款人由于相信房地产价格会大幅回升,因此通常不愿意抛售或注资。尽管现金流不稳,但许多借款人依旧不愿向有意为偿贷计划提供资金的原债权人或替代债权人在利润空间上作出让步。

为实现债务重组,利益相关方应调整自身期望,以便通过利润分享获得回报,以及通过债务条款向具有不同风险预期的新债权人转移债权。重组应保留抵押品的优先权,同时使配合的无抵押债权人从剩余抵押品中受益。在重组期间,财务顾问应在验证资产价值、预测现金流以及管理现金流和抵押品流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便使银行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并在维护自身权利和改善偿贷方案方面持续获得保障。

展望未来

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政策干预应有助于改善本地信贷环境。然而,如中美贸易关系出现恶化或其他地缘政治冲击都可能加剧信贷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香港银行必须通过严格的投资组合压力测试和稳健的预警识别流程发现新兴风险,从而维持谨慎的风险管理。

与陷入财务困境的借款人积极商讨重组事宜,对于避免无序违约仍然非常重要;而与财务顾问合作验证资产价值和还款能力也不可或缺。银行还需重点关注合规与治理。应继续确保符合金管局对于预期信用损失假设、贷款分类、延期偿还贷款风险敞口处理和企业重组框架的预期,并确保信用风险决策得到有效管理。

虽然银行业在短期内可能仍将承受压力,但可以通过多元化(减少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和数字化转型(利用技术提高效率和风险监控)来获得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内地和香港政策的成功实施,对于推动更大范围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复苏也极为关键。这将在未来几年助力银行资产质量获得逐步改善。

[1] 金融管理局季报(1999年11月)

财务业绩

根据各种指标比较图表中香港五类银行的业绩

业绩排名 | 持牌银行 | 虚拟银行 | 有限制牌制银行 | 接受存款公司 | 外资银行分行
 

置顶

下载PDF

2025年香港银行业报告



关于2024年香港银行财务绩效的报告



下载PDF (6.5 MB)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