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起,港交所发布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要求香港上市企业就其气候相关事项披露更详细的ESG策略、管治、风险管理、指针和目标信息。这些新规定均突显了市场对透明和全面的气候报告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香港上市企业遵从全球标准的必要性。
以此次新规的落地为基础,本报告重申了披露与转型之间的良性循环,并重点聚焦六大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龙头企业,包括服装、餐饮、家居用品、酒店、物流交通与汽车等。该行业供应链纷繁复杂,环节众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机遇与挑战。
毕马威中国香港市场主管合伙人吴国强
我们近期接触过的企业中,大多已经意识到将ESG嵌入其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性,但往往缺乏足够的行业知识和资源去收集准确的数据以推动有意义的脱碳行动,包括准确的数据收集,更遑论减排目标设立和转型计划制定。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助力企业推动脱碳战略发展及一同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沈莹
有效的减碳和可持续的商业实践将会在长期价值创造中发挥关键作用。将ESG理念融入核心战略能助力企业更好地定位自身,以应对投资者和社会日益提高的期望。
我们的研究结果反映了在披露过程当中,企业在以下三个关键领域存在着数据、知识和资金方面的重大差距:(1)温室气体(GHG)披露,(2)减排目标设立,以及(3)净零转型计划。此外,我们在与业界专家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中,也加深了对这些行业减排路径的理解,包括企业所面对的挑战和所采取的策略等。
数据为本:超过半数企业仍未披露范围3排放数据。
目标引领:大多数企业缺乏科学基础的脱碳目标。
迫在眉睫:企业需制定全面的净零转型计划。
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香港主管合伙人叶嘉明
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成为了企业脱碳的动能。业务模式与消费者价值观保持一致并优先考虑环境责任的公司,将在满足消费者期望的同时显著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
健全有效的减排计划需要具备三大关键要素:准确的数据、全面的知识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受访企业这三大要素均存在差距,即缺乏与范围3排放相关的数据,缺乏设立有效目标和净零转型计划必备的知识,以及缺乏执行这些计划所需的资金。
随着新的气候相关披露要求落地,企业披露气候数据的方式必将迎来重大变化。此举有望提升披露报告的可比性及解决长期困扰该行业的披露不一致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市场主要的挑战集中在范围3数据上的不足,但随着大型企业被要求强制披露相关排放数据,此差距将有望逐步缩小。随着数据进一步完善,企业将更难回避减排目标的设立和进度追踪,从而会更负责任且透明地去履行环境承诺。
于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变革,以发挥最大潜力的同时,更准确的数据、以科学为基础的脱碳目标及充足的减排资金将可逐步落实。
我们相信,资本市场将乐见高质量的气候披露;气候数据与转型洞察将成为估值与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
对于企业来说,目前正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关键时期。通过主动弥补数据和知识差距的举措,企业将能吸引更多资金支持,从而推动有效转型并确保长期可持续增长。
减排进程中的良性循环
毕马威中国香港ESG报告服务领导合伙人
虽然透明度和问责制对于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至关重要,但许多公司在将其气候信息披露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方面仍面临挑战。主动寻求缩小披露差距更能有助于展示公司对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承诺。
关于本报告
本报告审视了港交所的ESG披露要求,并分析香港和中国内地上市企业在ESG方面的承诺以及未来的披露趋势。此外,我们选取了48家在香港上市的消费品行业相关的企业,透过研究他们的披露情况,以及与不同专家和管理层的访谈,深入了解目前各企业在减排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最佳实践。
星展银行和毕马威携手运用金融知识和ESG咨询专长对研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本文与读者分享相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