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日发布国办发〔2021〕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24号文”)。24号文引导政府各部门为促进进口医疗设备在中国进行保税维修而制定新规定。本期中国税务快讯列出了24号文所述的相关要点。
主要内容
- 国务院出台24号文指导政府相关部门,为促进中国保税设备维修行业的发展而制定新规定。24号文进一步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包括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业务。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其发展和监管。由于是以保税方式进行,这意味着维修产品从境外运入区内不需要缴纳进口税项。而且,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为境外单位提供的维修业务,一般适用增值税免税。
- 国务院提出应持续更新《维修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研究将医疗器械等产品纳入目录。该维修产品必须是自海外进口并出口到海外,即“两头在外”的产品。
- 国务院还规定通过试点方式,探索研究支持有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外企业为自产出口产品开展保税维修活动。试点保税维修活动的对象应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 到2025年,中国将形成更全面的保税维修业务政策体系。上述发展工作将由商务部牵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协力进行。
毕马威观察
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机遇。在高端医疗扫描仪等先进医疗设备领域,企业在销售额激增的同时,也面临着满足顾客售后服务需求的挑战。根据我们近期与一些医疗设备行业领头企业的讨论,由于问诊需求增加,这些企业的机器使用量增加了3至5倍,机器的超负荷运转使得解决维修及售后服务需求成为燃眉之急。然而,由于许多国家尚未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医疗设备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
- 为医疗机构提供设备更换;
- 将旧设备运回可能位于海外不同国家的原制造商;以及
- 制造商可能因其所在地疫情不稳而无法维修设备(例如,一些工厂被要求关闭或减产)。
有鉴于此,一些全球先进医疗设备企业正在寻找解决方案,方案之一正是在中国建立全球设备维修中心。然而,根据中国的现行商业及监管规定,出于维修目的而进口旧设备的活动受到限制,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方能进行。这些商业监管措施限制并拖慢了企业业务进程,24号文则为全球先进医疗设备企业带来了机会。
鉴于这一放宽保税维修的政策是最近推出的,详细的规则制定仍需要中国多个部门的投入。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开始筹划设立新业务。毕马威拥有一支专精于供应链业务监管及税收事宜的专业团队。长久以来,该团队一直与中国有关部门就推动再制造行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合作;我们很乐意分享最新政策动向,并帮助企业探索这一崭新机遇。